可爱的村子们之成都箭塔村|DAO 与乡村数字化
2025-02-18 10:38
The SeeDAO
2025-02-18 10:38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图片

言:治理比产业更重要。因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人与人的信任与协作,这正是治理的核心内容。

我们不应该被城乡二元的叙事分割束缚,要想办法物尽所用,创造更多的自由选择,把城市和乡村都变成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
们想给乡村建设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 伍茂源
扫码收听播客

导读

2025 年春天,SeeDAO 联合发起人唐晗将与一些社区成员去安徽南塘驻村生活一个月的时间 (3 月 1-31 日 )。


在我们三月启程去南塘生活之前,想先和大家介绍、分享目前的乡村与 Web3,于是有了 SeeTalk 小宇宙播客数字乡建系列「可爱的村子们」第二期「成都箭塔村


Mindmap 内容概览

Part 1:  茂源个人经历的巨大转变与箭塔村年猪祭

Part 2:  箭塔村具体的治理经验、旅游效益与影响

Part 3:  箭塔村的本土信仰与文化传承

Part 4:  全国首家民营乡村创业孵化器 - 吾乡

Part 5:  城乡交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



主持:唐晗 SeeDAO 发起人,游吟诗人,曾任 36 氪记者 关注科技与人文交叉的话题探讨;

嘉宾:伍茂源,从城市主动走向乡建治理的实践者,社会企业吾乡乡创孵化器创始人。2016 年驻箭塔村深耕九年,甚至在 2018 年辞去公职,致力探索乡村治理、乡村创业孵化和乡村文化活化振兴新模式,被亲切地称为乡村振兴的“摆渡人”


本期内容是唐晗与茂源的对谈,茂源分享在成都箭塔村九年乡村治理的实践经验。重点讨论治理的重要性(胜于产业)、非遗民俗箭塔年猪祭的成功活化,以及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茂源认为,有效的乡村治理能够建立信任、提升村民参与度,进而促进产业发展;数字化工具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简化管理流程,并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 强调长期的乡村生活带来个人生命体验的自由与归属感,殷切期盼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图片

图:A 乡约箭塔


图片

箭塔村基本情况

图片


箭塔村地处成都蒲江县,面积 4.06 平方公里,全村 546 户,总人口 1686 人,以茶叶、柑橘、猕猴桃、园艺为主要产业。2017 年 1 月 21 日,由村民自发策划、自发筹资、自发组织的公共性年猪祭活动首次举行。2017 年至今,箭塔村已经连续举办九年箭塔年猪祭活动,该活动结合箭塔年猪祭祀文化,在千年古塔下,融合幺妹灯、杀年猪、品腊肉、乡村集市、田园采摘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加。


箭塔年猪祭: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箭塔村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活动,以祭祀猪八戒(天蓬元帅)为中心,吸引城市游客参与,体验乡村文化和年味。活动本身促进了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也成为了箭塔村重要的文化名片。SeeDAO 发起人唐晗、白鱼近期受邀参加与体验。


唐晗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箭塔村,茂源扎根多年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参与村民极具特色的"年猪祭"民俗活动。我看到这个村子怎么样将它自己的非遗文化延续、活化、不断地去发扬,吸引到村子以外的人来参加的节日庆典活动。


其实现在有不少村子处于一个比较衰败的困境,文化、人口甚至产业也处于空心化的一个过程 (全国约 60% 的村庄正面临人口流失、文化断层、产业凋敝的三重危机 ) 。但看到箭塔村的发展,我还是感受很触动。箭塔村的实践给出了一种可能:以文化认同凝聚社区共识,用现代运营激活传统基因。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箭塔村比较有代表性,对于我们想要让村庄文化延续下去,想要让村庄怎么样去呈现它自己好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可以怎么样补充如今我们的城市病,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解法。

从城市投入到乡村,甚至辞去公职


茂源:最早在成都市政协工作,2016 年到箭塔村做第一书记,在 2018 年的时候,因为扶贫期间深度参与了村庄的一些治理工作,通过治理工作我发现,治理可以带动人的改变,人的改变会带动乡村的改变。我们有一系列的工作方法, 然后我觉得这些工作方法都挺有意义的。所以在 2018 年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大胆且惊人的决定,辞掉公职,留在了村里。


之后经历了很多身份的转变,在社会组织做过公益、创业,现在也兼任了社会职务,好像又重新跟过去的公共领域连接了起来。我现在的身份是 2020 年 3 月创办吾乡乡村创业孵化器


这是一家社会企业,简单来说以商业的模式去实现公共利益的一些目标


首先是乡村治理工作,以箭塔村为研发基地和示范样板,把箭塔村的治理经验输送到周围乡村。同时,通过治理改善箭塔村的生态和土壤,增加了它的吸引力,有很多在地村民和外来的新村民在这创业。


为了服务于箭塔村的新村民及服务其他村庄的年轻创业者们,第二项工作很重要的是做创业孵化( 下图 )


图片
图片
图片

乡村文化与文化认同


箭塔村最初是成都最贫困的村庄之一,村民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都比较低。茂源通过与村民共同协商、共创的方式,一步一步改善了村庄的状况,并以箭塔年猪祭为例分享如何利用乡村自身资源吸引城市游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在田野中间我们一共有五个院子,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创客聚落的感觉。平时我们在乡村培育各种各样的新业态,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日常工作。然后承接上面的乡村治理、创业孵化,第三个工作是唐晗提到的怎么把乡村文化“用”起来?

文化是一股乡村本来就有的精神力量,怎么去重新把它激活、保护、给它赋予新生、同时又把它变成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解决在乡村的精神生活问题。文化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武器

我们就靠着这三项工作服务周边的乡村,同时也吸引来自成都更多地区对乡村振兴感兴趣或者想到乡村来旅行、有意到乡村创业的年轻人。我们通过为大家做服务,在本地有九人的团队,周围还有几十个创业青年,靠着这样的一个生态体系,在村子里首先是活了下来。

现在确实也因为各方关注还有生态的形成,目前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我个人觉得在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在箭塔村可能和一般的乡村不太一样。在这里既有城市的便利,也有乡村的惬意,是一种二者兼得的状态。团队也致力于在各个地方去推动。

过去,箭塔村应该是成都市最边缘的地区,开头介绍我本来是因为扶贫过来的,在最开始的时候,箭塔村在成都市应该是倒数的一百个村庄之一;再加上地理在成都的边缘靠近雅安,各方面的意识、信息通达度,包括村民的自信心、公共活动、还有治理的积极性都是比较低的状态,这是最开始的状态。

刚开始我没有乡村治理的经验,来到村里后,更多时候是向村民学习。以村民为师,再根据村民的状态融入我的专业。所以一开始和村民一起商量,一起共创的方式,用 DAO 的话语叫做去中心化的一种方式,一起和大家共创来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村子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办到的事情,其实靠着大家自己的团结是可以做到的。大家之所以之前以为做不到,只是因为认为自己做不到,没有再去付出或者是去努力。


图片

数字技术赋能

村发展


茂源从总体上来说,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在乡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对于我自己的禀赋或者是愿望而言,我在乡村更能够发挥个人的价值,能够创造出更多东西来弥补选择可能带给我的那些机会成本。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处在一个很好的时代,过去物理距离最大的一个局限是因为信息的沟通极其不方便,可是我们已经身在一个信息社会了。

乡村也逐渐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关口,这个关口可以去弥合城乡的差距。而其中有个很重要的是数字化的工具已经足够成熟,或者是拥有了足够成熟的趋势和力量,让更多的乡村像成都的箭塔村一样去抹平掉那样的一个差距。

如果说去定义在城市一定比在乡村好,它的前提是带有一点物化的一种假设前提。但是对于我而言,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认为我是一个人,人是不能被物化的,我要去坚守作为一个人的自由生活。我是一个可以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人,我愿意和愿意创造自己生活方式的人去团结、协作,去创造一个更大的支持有共同理念的伙伴们的生态。这是构成了我们乡村振兴理念非常重要的基础。参与的人越多,像刚才描述的城乡差距就会越小。

这很像以太坊公共物品的概念、网络效应的概念。参与的人越多,人均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就会变少。而且在早期的时候,人数每增加一个,它下降的倍率应该会更快。我们也不一定追求它一定要降到一个多么便宜的程度。只要它降低到一个我们可以负担的那样的一种程度,也就可以很快地通过我们在乡村所创造的优势价值去形成一个弥补。

所以,乡村并不需要像城市一样要去汇聚那么多的人。在我看来,我们现在聚集了几十个年轻人,这种规模效应就已经非常明显,已经足够我们在这里生活和发展了。如果城市是一个共同体的话,乡村作为另一个共同体,它追求的规模并不会那样的大。我觉得最终还是要把城市和乡村的优势都结合在一起,还是走一条中庸的道路会比较好一点。城市太大了也不好,乡村太散了也不好。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以上为这期交流的部分内容,扫码收听完整播客

相关文章:
行走春天|DAO 与乡村数字化
整理:文倩

图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The SeeDAO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