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研究院发布《中国产业区块链生态图谱 2025 版》
2025-01-22 16:41
陀螺财经
2025-01-22 16:4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从产业视角而言,自 2019 年最高层明确定调后,产业区块链已有 5 年的发展历史。在这 5 年期间,我国高度重视区块链在数字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以顶层为引领,调动多方力量聚沙成塔,在政策上支持、在基建上推动、在市场上引导,成功推动区块链产业实现长足发展。发展至今,我国区块链产业已然成熟,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夯实,产业链条结构完整、并持续下沉向外延伸,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持续增强,融合应用创新不断涌现,服务支撑体系也向着多元化主体迈进,形成了生态活跃、创新有力的融通发展格局。

在此之中,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逐步走向稳定,大型互联网厂商、垂直方案提供商、通信机构、传统上市公司、中小型企业积极布局,支撑供给体系趋于完善,为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但从今年而言,在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后,产业难以避免走向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头部效应集中、产业洗牌加剧的市场客观现实背景下,中小型企业应用聚焦、大型企业业务拓展、转战出海增量市场,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

为梳理产业上下游与不同层级相关企业分布情况,明晰产业发展现状,陀螺研究院依托陀螺科技特推出《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图谱》系列,今年是图谱系列第三年,将发布《中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图谱 2025 版》,对创新企业与应用领域进一步完善,展现更为客观与全面的产业发展全貌。

从产业层级分析,我国产业层级高度稳定,表现出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参与主体广泛等特点,涵盖基础设施层、平台拓展、综合应用层与服务支持层等四大层级。近年来,我国区块链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主体机构逐步从单一层级向多层级方向融合以增强竞争力,产业垂直一体化程度凸显,而服务支持层则由于产业增速的下滑呈现下降趋势。

从今年来看,层级间变动相对有限。上游基础设施层是区块链核心技术与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核心技术突破与底层支撑能力提升是该层级的主要目标。随着技术发展从基础可用向安全可控、绿色高效、易用便捷等方向演进,当前基础设施层更为强调软硬件协同,基础设施也呈现出纵深一体化趋势。在该层级,国家机构、硬件企业、互联网巨头以及上市公司等在技术积累与资源禀赋具有优势的成熟企业占据该层的主导地位,但不同主体发展路径略有不一,以星火链网、BSN、长安链为代表的国家及区域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普遍选择难度最高的分域节点建设模式,具备实施难度大、协同程度高、沉没成本高等显著特点,但也因此呈现出基础供应更强、辐射广泛的公共服务特性。企业级区块链体系则侧重自身应用生态的构建,在技术突破、应用推广、市场培育方面优势显著。但从整体来看,随着单链能力的持续提升,基础设施的跨链需求持续上涨,单一生态开始向复合多链生态演进,规模化、组件化、开放化仍是基础设施层后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以往而言,由于重投入的特点,基础设施层变动通常较小,今年也不例外,基础底层新加入人民数据、浦江数链、同方知网、中国技术交易公司以及金投数科,硬件则加入了与 FISOBCOS 合作芯片的中国电子云。

聚焦于技术操作性与易用性的平台拓展层,是产业供给需求对接最为重要的领域,也是产业用户感知最为明显的领域。BaaS 平台是该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门槛相比基础设施层较低,主体参与最为密集,大型互联网厂商、传统上市机构、通讯公司、中小型企业均有涉足。从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来看,随着政府对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底层平台的投资渗透需求放缓,市场级应用开展项目部署高峰完成,BaaS 平台的竞争进入深水区,未在早期发力取得先机的企业 BaaS 服务逐渐淘汰,行业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蚂蚁、腾讯、华为、联通数科、趣链、浪潮、零数等头部企业占据超 80% 的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加速发展,隐私计算与分布式身份等领域仍是增量赛道。

在下游的技术实践中,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应用已在多个应用领域得以落地,呈现出样本效应凸显、重点应用下沉效应释放、创新复杂应用加速发展的格局。从今年的应用企业新增来看,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资产成为主要的增长方向。相比此前监管相对模糊的数字藏品,合规化数字资产成为新路径,该板块又以香港为重点。目前,围绕合规数字资产,香港已然初步形成了从交易流转到产品化应用的全链条产业生态。香港合规数字资产交易所已增至 7 家,博时、华夏、嘉实等基金机构在 2024 年推出标准化虚拟资产 ETF 产品,降低门槛的同时持续拓宽投资者渠道。此外,券商与上市企业涉足数字资产也成为流行趋势。从内地来看,数据集团与交易所是数字资产的关键承载地,在该方向,福建、北京、广州、浙江、盐城等多地均有覆盖。

另一方面,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具备复杂性的新兴应用融合趋势凸显,该领域多以大型龙头企业或国有企业为引领向生态化迈进,以比亚迪为例,其以迪链为中心构建了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以及商流的四流合一,极大增强产业服务效率。此外,区块链在生产关系上的结构变化与人工智能的生产力提升高度契合, 区块链不仅可为人工智能提供可信基础设施,在算力分配与储存方向也可实现精准高效的调度,在大模型的飞速发展下, 两者融合应用正逐步铺开。在海外,Web3 已然开始将 AI Agent 应用在各个层级中,但在国内,由于产业应用的复杂性与技术高门槛,实际应用企业仍属少数。

服务支持层与应用发展相对应,香港地区区块链产业服务配套进一步增加,协会组织、投资机构持续发展,新鸿基等传统资本也正涉足香港区块链领域,为香港新规背景下的生态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载“陀螺科技”APP 或关注“陀螺财经”公众号发送关键词“图谱”获取,免费查看《中国产业区块链生态图谱 2025 版》完整原图,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陀螺科技会员更多权益!


陀螺财经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投稿:
小黄(微信号 18925291949)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陀螺财经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