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香港经济前景展望」论坛
2025-01-17 21:08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
2025-01-17 21:08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
2025-01-17 21:08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2025 香港经济前景展望」论坛

共同探讨香港经济的发展策略


由港大经管学院主办、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协办的「2025 香港经济前景展望」论坛于 1 月 16 日圆满举行。是次论坛云集了多位知名学者、政府官员和商界领袖,进行具前瞻性的深入讨论,共同探讨实现香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策略路径。论坛更邀请了 202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罗宾逊(James ROBINSON)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詹姆斯‧罗宾逊(James ROBINSON)教授发表了题为「香港的制度与繁荣」的主题演讲。当中提及各国之间的繁荣差异根本上源于其政治和经济制度,当中包容性制度 (inclusive institutions) 能够带来创新和机会,而榨取性制度 (extractiveinstitutions) 则正好相反。香港是一个拥有高度包容性制度的例子,也是历史上其中一个精彩的经济成功故事。要让这座优秀城市的发展持续下去,包括维持社会流动性和创业精神,经济包容性与政治结构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对于塑造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港大经管学院院长兼经济学讲座教授蔡洪滨教授表示:「尽管香港经济近年经历急速转型,但我深信凭藉狮子山精神,本港将能够具备足够韧力,带动经济复甦。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避免『思想匮乏』;我们不能单单寄望回复昔日的光辉,而不鼓励创新思维。这次论坛正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汇聚各界精英集思广益,就可持续增长分享真知灼见。」



论坛当天亦举行了四场专题讨论。在第一节题为「全球挑战与机遇:香港经济和未来」的讨论中,讲者们强调在地缘政治下的紧张局势和保护主义,香港需要展现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以推动制度上的改变。此外,另一关键在于重新思考政府和相关法规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在第二节题为「探索新领域:揭示香港转型的经济潜力」的讨论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女士强调,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香港凭藉其独特优势、健全的税制、与中国的战略性连接以及在亚洲的快速增长,继续成为外国企业的跳板。提及到有关香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时,讲者们指出香港应采用新思维,并把握艺术文化、绿色金融和供应链管理等不同行业的新机遇,以提升本港在传统经济支柱之外的竞争力。




主持讨论的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冯国经冯国纶基金经济学教授兼香港经济与商业策略研究所副总监邓希炜教授在会上表示:「在香港经历转型之际,我们需要创新制度和转变思维。创新不应只限于科技层面,我们同时急需改进制度,并全面审视现时的生态系统,找出瓶颈,从而为本地及区域经济创造新机遇。」



中午时分,《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2025》的参与学者,分享他们对香港经济领域不同层面的研究成果,并讲述对本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见解。




在下午举行的「跨越前行:在不稳定环境中推动可持续投资策略」专题讨论中,讲者们指出尽管实行可持续发展和减碳措施牵涉额外成本,并需要遵从相关法规,许多企业在当中仍然看到重大商机。




要将香港发展成为未来的绿色金融中心,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支援,并促进必要基础设施的发展。最后,在题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以提升经济韧性」的专题讨论中,讲者们提到促进社会向上流动及加强社会支援是提升香港市民快乐水平的关键。政府应投放更多社会资源,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和鼓励,积极提高社区参与。




港大经管学院一直致力透过专业的知识和卓越的研究,分析香港的经济环境及政策问题。港大经管学院今年第四度连同多名学者撰写《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 2025》,并举行第四届「香港经济前景展望」论坛,凝聚社会各界领袖,为香港长远发展出谋献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