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监管:加密货币助力全球经济稳定
2024-12-03 14:01
Safeheron
2024-12-03 14:0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作为新加坡区块链代表团的一员,我深感荣幸能与各界精英、美国国会数字资产委员会代表团展开深入交流。


在这个数字金融飞速发展的时代,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也在与时俱进。在交流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一系列重要议题,包括监管体系、数字资产托管、用户隐私、反洗钱措施、制裁机制、稳定币,以及行业创新等核心问题。


那么,在全球不同地区,监管机构是如何在推动创新与加强监管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呢?


唐纳德·特朗普的亲加密立场

作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成为加密货币的坚定拥护者,他矢志将美国打造成全球的「加密之都」。在政策层面,他着重推动放松管制与创新发展,不仅积极支持比特币挖矿和数字资产自托管权利,还明确反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并致力于废除「Operation Chokepoint 2.0」等限制性措施。


从战略角度来看,特朗普希望借助加密货币来巩固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优势。他将加密货币视为关键工具,强调美国必须在数字资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此有效制衡中国和金砖国家联盟不断攀升的经济影响力。


这一系列政策动向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讨论,特别是关于金融体系去中心化与中心化控制的争论。在各国积极应对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之际,这个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加密货币监管:新加坡 vs 美国

全球各国正积极构建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推动技术创新。这一监管体系的发展源于将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体系有效融合的需求,目标是打造一个既富创新性,又确保安全性,同时符合国际规范的数字资产管理环境。


新加坡监管框架

稳定币监管体系2023 年 8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建立完善的稳定币监管框架,明确规定发行机构须维持最低资本要求,并将储备金配置于低风险资产。该框架同时设立严格的赎回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许可与合规制度新加坡基于《支付服务法》(Payment Services Act)构建了完整的数字资产监管体制,通过严格的许可制度,保障用户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开放创新环境凭借透明规范的监管环境,新加坡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加密友好型金融中心,成功吸引 Coinbase、Circle 等国际领军企业落户发展。


美国监管现状

联邦立法缺失美国当前缺乏统一的联邦稳定币监管体系,这导致各州形成了独立的监管政策。国会正积极推进联邦监管标准的制定工作。


州级 vs 联邦监管各州采取了不同的监管策略。比如,纽约州等地区率先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着重保护消费者权益。与此同时,业界正在倡导建立州级与联邦协同的双层监管机制。


立法动向Lummis 和 Gillibrand 参议员已提出稳定币监管法案。该法案重点规定了储备金和运营标准,明确禁止算法稳定币的发行,并要求实行一比一的储备金制度。


异同对比

相似之处新加坡和美国都认识到稳定币监管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两国都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积极应对稳定币发展带来的监管挑战。


差异之处新加坡已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稳定币监管框架,监管环境透明清晰,有效促进了加密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美国仍处于联邦立法阶段,各州监管政策不一,加之政治因素影响,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监管格局。


两国在稳定币监管领域均展现出积极态度,但发展路径有所不同。新加坡凭借清晰的监管框架和高效的执行力,在平衡安全监管与创新发展方面树立了典范;美国正面临建立统一联邦监管体系的挑战,当前的监管环境呈现多元化和碎片化特征。


这种差异反映了两国在数字金融监管方面的不同策略选择和实施进程。新加坡展现出更为进取和统一的监管思路,而美国则需要在联邦与州级监管之间寻求平衡。


加密货币托管的监管发展

近期监管动向也聚焦到了加密货币托管领域,主要为自托管和中心化托管两种模式。自托管使用户能直接掌控其数字钱包,无需中介机构参与,充分保障了用户自主权,这种模式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创新性挑战。中心化托管由受监管机构为用户保管数字资产,这种方式与现有金融体系高度契合,便于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督。 


自托管

政策考量政策制定方高度关注自托管领域,尤其在税收监管和反洗钱立法方面,这引发了市场对这些政策风向可能将如何影响自托管钱包服务商及其用户的深入讨论。


自托管之争自托管与第三方托管的风险与效益争议持续升温。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等业界领袖对大型银行主导比特币托管的提议表示强烈反对,强调这有悖于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基本价值理念。


中心化托管

SEC 监管SEC 针对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的银行制定了严格规范,要求将客户托管的加密资产计入负债表。这项 SAB 121 监管规定不仅引发政治争议,也为有意开展加密货币服务的银行设置了重大障碍。


美国银行业美国银行广泛执行 SAB 121 规定可能对审慎监管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这项规定将显著增加资本和流动性成本,导致托管服务的运营成本大幅攀升。


香港监管方向香港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稳定币监管和投资者保护规则,重点强调托管服务与交易所业务的分离运营,以加强客户资金安全保护。


围绕自托管与中心化托管的争论,突显了加密货币监管领域的一个根本性挑战,即如何平衡用户自主权与安全监管合规。自托管让用户完全掌控资产,但也给传统金融带来挑战;而中心化托管更贴合现有金融体系,也便于监管部门开展监督。


随着 SEC 等监管机构推出严格监管方针,加之美国到香港的全球性讨论不断深入,加密货币托管最优模式的探讨持续进行,这将对数字金融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加密货币托管的监管框架正在持续完善。在这一快速演进的环境中,托管服务提供商需要双重保障:确保服务本身的安全性,同时获取专业认证和保险支持,以增强客户信任度和保障水平。Safeheron 的做法便体现了这一点,通过重要认证和保险覆盖,全面提升用户信心和安全保障。其专业资质包括 ISO27001、SOC 2 Type I 及 Type II 认证,充分展现了对严格安全标准的承诺。


 Safeheron 通过 SOC 2 Type II 认证


 Safeheron 通过 ISO27001 年审


Safeheron 还获得了 Lockton 提供的关键保险,为用户资产提供额外保护层。这些创新举措有效缩小了传统金融服务与创新加密货币托管之间的信任鸿沟。


稳定币的监管发展

由于稳定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使用规模不断扩大,监管机构对其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审查。全球监管部门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重点应对稳定币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其对国家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以及在非法洗钱中的可能滥用。


欧盟(EU)

《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arkets in Crypto-Assets Regulation,MiCA):计划于 2024 年 12 月 30 日开始全面实施,MiCA 将为稳定币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管框架。其中一项核心规定要求稳定币发行机构必须在欧洲银行持有 60% 的储备资产,这一要求引发了对潜在系统性银行风险的担忧。


该法规致力于通过制定稳定币发行、储备管理和赎回流程的明确指导方针,提升市场稳定性并强化消费者保护。


美国

《2024 年稳定币支付清晰度法案》:该法案近期推出,要求实施州级监管,并明确规定稳定币不应被归类为证券,旨在简化监管环境。


联邦层面:美联储理事发表的声明强调了受良好监管的稳定币的潜在优势,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中介机构和降低相关成本。


韩国

监管计划:韩国正在出台新规定,将外汇管理规定扩展至跨境稳定币交易。首阶段将重点监管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


阿联酋(UAE)

加密货币交易免税:阿联酋为打造加密货币友好环境,决定对加密货币的转账和兑换免征增值税(VAT)。


《支付代币服务法案》(Payment Token Services Regulation):该法案预计于 2025 年生效,将允许企业接受迪拉姆支付代币,并对外币支持的稳定币实施限制。


瑞士

FINMA 指南: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建议将稳定币发行商纳入金融中介机构类别,这将使其受到反洗钱(AML)法规的监管。


行业回应与挑战

金融巨头: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等大型金融机构正积极准备应对即将实施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他们正在推出符合规定的稳定币,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


小型企业:Web3 领域的小型实体对市场整合表示担忧。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这些企业可能会考虑迁移到监管较为宽松的地区。


标准化趋势:稳定币行业正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支持建立全球统一标准,旨在提高行业运营的韧性和透明度。


新加坡的稳定币监管框架

新加坡通过实施严格的储备管理和合规要求,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已成为全球领导者。这些规定不仅旨在保护消费者,还将新加坡打造成全球加密货币交易的权威中心。新加坡战略性地利用监管框架,既促进经济创新,又维护金融稳定。


Paxos 获准运营

监管合规:Paxos Digital Singapore Pte. Ltd. 已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批准,可作为大型支付机构运营。这一授权符合 MAS 的稳定币框架,允许 Paxos 在新加坡发行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银行合作:东南亚最大的银行,星展银行(DBS Bank)成为 Paxos 的主要银行合作伙伴,为稳定币储备提供现金管理和保管等关键服务。


国际标准与合作

新加坡在推动稳定币规定国际标准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新加坡举办的一次全球活动中,领先的稳定币发行商和加密公司支持了新的国际稳定币标准。这些标准旨在增强运营韧性,提高透明度,并确保全球发行商的统一承诺。


风险管理

MAS 在其最新的反恐监管更新中,提高了数字支付代币服务提供商的相关风险等级。这一更新强调了在线跨境支付可能被用作恐怖分子资金渠道的潜在风险,从而促使监管机构加强监督。


通过这些举措,新加坡正成为稳定币监管的全球领跑者。通过实施全面的监管框架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新加坡致力于促进数字支付生态系统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反洗钱(AML)的监管发展

随着数字资产领域的发展,全球和地区监管机构正在加大力度,以遏制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


欧盟(EU)

《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法案》(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Countering the Financing of Terrorism Act, AML/CFT Act):该法案计划于 2024 年 12 月 30 日生效,旨在扩大金融情报单位的权限,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实施更严格的报告要求,并将现金支付上限设定为 10,000 欧元。


《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自 2023 年 6 月生效以来,MiCA 不仅对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实施全面监管,还在整个欧盟范围内推行更为广泛的反洗钱监管措施。


美国

《数字资产反洗钱法案》(DAAMLA):这一拟议中的法案旨在为加密货币制定严格的反洗钱(AML)规定,以防止恶意国家滥用加密货币进行非法活动。


FBI 警告:联邦调查局(FBI)已就使用未注册的加密货币服务业务的潜在风险发出警告,强调严格遵守反洗钱规定的重要性。


中国

反洗钱法律:中国正在修订其反洗钱法律,以应对与加密货币相关的风险。这次修订增加了新的上游犯罪,并授权中央银行发布指导方针。尽管进行这些监管调整,中国仍然坚持反对将加密货币作为合法支付方式。


德国

执法行动:德国当局最近关闭了 47 个违反洗钱法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强调严格执行 KYC 政策以阻止非法活动。


主要挑战与考虑因素

隐私币由于非法洗钱活动可能利用这类加密货币,它们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查。监管机构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确保遵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制定的「旅行规则」。该规则要求收集超过特定限额的交易的相关身份信息,以增加交易透明度。


数字资产混合器:数字资产混合器是一种用于掩盖加密货币交易细节的服务。监管机构正在努力制定措施,以防止这些服务被用于非法活动。最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做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裁决,认定对 Tornado Cash 的制裁是非法的。这一判决引发了业内讨论,也凸显了加密货币领域在实现监管合规与保护金融隐私之间持续存在的紧张关系。这为探讨数字资产混合器的合法使用和反洗钱努力增添了新的复杂性。


面对加密货币全球监管框架的快速演变,各方都在努力遵守国际标准并完善对非法洗钱活动的监管控制。这些不断发展的规定努力在保护个人隐私和防止非法金融行为之间寻求平衡,为数字资产的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合规的环境。


加密货币监管环境的持续演变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反响,各方利益相关者正积极推动一种既能鼓励技术进步又能维持严格监管的监管框架。这种不断深入的对话对于构建一个既能促进创新又能确保金融系统安全稳定的监管环境至关重要。


纵观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呈现出动态多变的特点,力求在创新、隐私和合规之间取得平衡。随着各地区不断完善监管方法,以适应本地需求和全球化趋势,一个灵活而均衡的监管框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以预见,加密货币监管的未来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在适应新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错综复杂的挑战。








Keep Your Funds

Safe From Here On

Twitter@Safeheron

LinkedInSafeheron

公众号安全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Safeheron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