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革命与 DigiLaw 工程》前言 - 加密世界的现状与未来(系列四)
Brook|作者
Elaine & Sissi & Leia, TEAO|编译
「导读:
加密世界的乱象与创新乏力,让人们不禁质疑:我们是否正在实质性迈向理想的未来?《协议革命与 DigiLaw 工程》前言以系统化视角探讨加密世界的本质、发展中的卡点以及未来建设的无限可能,为理解这个新星球的真实面目提供了重要思考。本文为前言内容系列四,更多中文翻译将陆续发布于 TEDAO 公众号,敬请关注。」尽管加密世界发展十几年了,但乱象频出、秩序混乱的问题依然严峻。经常有人将其归结于“任何新兴金融市场的出现都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在这种解释背后,存在一个十分矛盾的点,我将其称之为“加密悖论”:加密世界的初心本是希望借助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理念构建从 “Don't be evil” 到“Can't be evil” 的新体系,如今却陷入了“作恶泛滥”的荒谬困境。这不禁让人疑惑,如今加密世界的作恶是否存在某种特殊性?极端的言论往往更容易吸引追随者,因为它简化了复杂性并强化了情感认同,使理性之声迅速被乌合之众的噪音淹没。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加密悖论”这一难题,我们必须逐步探索困境背后的连环原因。
信息屏障与信息迷雾
在分析这些原因时,我们不难发现,认知的撕裂与行为上的盲从,源自于信息屏障与信息迷雾。
对于旁观者而言,他们不知道加密世界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只从别人口中时不时听到三两句关于加密世界的危险讯息,他们拒绝接受一切客观报道,用刻板印象为自己打造了一面坚实的“信息屏障”。对于加密世界的参与者而言,获取真实且有价值的信息同样并非易事。互联网虽然赋予每个人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能力,但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重复化、噪音化的问题。尤其在加密这一新兴领域,各种观点和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真正有深度的前瞻性思考却寥寥无几。此外,市场上大量真假信息混杂,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混乱程度。资深加密参与者深知:加密世界只有千分之一的项目和信息,才是足够有价值的。因此,绝大多数参与者深陷“信息迷雾”之中,难以对加密世界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知,只能盲从。
骗局、投机与开放赌场
与此同时,这种信息屏障与信息迷雾被泛滥的骗局与投机进一步强化。
加密市场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参与者人性中的贪婪,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开放赌场”中设下了大量看似无懈可击的欺诈和庞氏骗局,主导着一场场号称“财富自由”的投机大戏。他们不断向市场上投放大量“精心包装”的扭曲信息,一步步强化信息迷雾,为下一次作恶提供便利。加密生态仿佛陷入了一场无解的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欺诈和骗局是纯粹的恶行,它们不应存在,但我并不想全盘否定投机。正如 Matt Huang 所言,“对加密货币的投机狂热可以吸引定居者,加速催化加密星球演变为繁荣的加密文明所需的基础设施。”投机为加密世界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和学术研究,这与历史上许多重大技术变革伴随着资产泡沫的情况相似。然而,一旦被“贪婪”驱使或因难以看清项目的真面目而在空气项目和庞氏骗局中投机,虽然有一定概率获得收益,但往往会扰乱市场秩序,迫使行业倒退,助推加密世界滑向“作恶温床”。
中心化项目中代币滥用的黑暗面
骗局与投机等行为的泛滥,实际上源于代币在中心化项目中的滥用。代币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去中心化项目中,代币才能更好地推动全面价值创造。然而,许多项目方将加密世界当作一个“去中心化剧场”。他们披着“去中心化”的面具,私下里却进行高度中心化的操作。一旦代币发行,便意味着加密协议和项目牵涉到了公众的利益,且存在利用信息差作恶的可能性,理应像传统股票一样接受监管。但他们声称项目“去中心化”,不应交给政府监管,而是由社区监管。然而,目前的社区缺乏足够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有效监管。这一“监管空白”使得某些中心化项目方从一开始就不断利用代币挖掘并放大作恶空间,借助去中心化的故事来吸引无知者或投机分子,上演骗局与投机大戏。中心化的项目滥发代币却不受监管,这是加密世界“作恶”的特殊性根源。这种根源之所以存在,至少涉及“技术”和“机制”两大方面的原因。从技术角度来讲,加密世界的技术栈还未能突破“不可能三角”的限制,无法打造出兼具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的加密货币或区块链系统;从机制角度来讲,一方面机制的不完善为人性之恶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当前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在机制研究和相关人才储备还不足以支持构建出“摩天大楼”。然而,许多项目出于种种目的,宣称自己要盖“去中心的自动化高楼”。可这其中十个有八个都是中心化项目包装好后盖两层楼就跑路的、还有一个是结构不稳或被攻击导致塌房的、一个是自动化系统不灵导致人去楼空的。只有基础的老牌智能合约协议(如 MakerDAO、AAVE 等),因其去中心化的价值创造和简单但强韧的协议机制,得以稳稳地屹立在市场风波中,穿越一轮又一轮的牛熊。我并不是唯“去中心化”论,去中心化是手段,而非目的。缺少“去中心化”这一前提,加上监管的不到位,代币就容易放大因“中心化”而引发的恶行,这无疑是加密世界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本书将以文章形式逐章发布。欲获取最新更新和新章节,请定期访问网站 https://digilaw.world。
免责声明:本文或本书的内容仅供参考,不应被视为从事任何投资活动的财务或投资建议。它不旨在作为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也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本文或本书中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出版商或任何附属实体的观点。这些意见可能会在不经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化,作者、出版商和分发者对使用本内容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或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原文:Why Haven't We Settled on the Crypto Planet at Scale Yet?
封面:DigiLawLabsTEDAO : 仅供学习研讨,转载 / 内容合作 / 寻求报道,请添加微信授权并注明出处。如有问题,欢迎交流与探讨。了解更多前沿信息,请关注 https://twitter.com/telab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