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革命与 DigiLaw 工程》内容预览:攻守兼备的加密创业必修课
2024-11-10 08:06
TEDAO
2024-11-10 08:06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协议革命与 DigiLaw 工程》前言 - 加密世界的现状与未来(系列六)


Brook|作者

Elaine & Sissi & Leia, TEAO|编译


「导读

加密世界的乱象与创新乏力,让人们不禁质疑:我们是否正在实质性迈向理想的未来?《协议革命与 DigiLaw 工程》前言以系统化视角探讨加密世界的本质、发展中的卡点以及未来建设的无限可能,为理解这个新星球的真实面目提供了重要思考。

本文为前言内容系列六,更多中文翻译将陆续发布于 TEDAO 公众号,敬请关注。


我想将《协议革命与 DigiLaw 工程》这本书作为教育方向上的一个初步尝试,期待可以让更多人重视 DigiLaw 生态系统的机制设计与演进,并逐步了解 DigiLaw 工程这一关键领域,甚至朝着 DigiLaw 工程师的方向发展。

在内容上,我将快速梳理整合现有观点并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探索出 DigiLaw 发展中的共性规律,并给出一套面向 DigiLaw 生态系统的全新设计理论与基于 ABSE 的建模仿真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阐述清楚“最大化 DigiLaw 价值”与“最小化加密世界风险”是如何基于 “Model is trust” 的理念实现的;在形式上,我想践行一场 “Read-Write-Own” 的社会实验。在加密世界的爆炸信息中识别对错、筛选优劣、梳理整合、推陈出新、动态迭代,这些仅靠一个人是很难持续实现的,因此需要借助社区的力量,更详细的说明将在本文最后的“期待共鸣与碰撞”部分中展开。

目前的设想是,本书内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协议革命”

首先,探索加密世界的本质价值与意义所在。我选择从“协议”出发,深入探索协议的发展历程,逐步阐述为什么 DigiLaw 填补了人类协议史上的“一块空白”。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由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引领的新型价值网络为什么具备开放、去中心化、可信任的特性以及为什么 DigiLaw 这种“基元”可以催生出自演化的“数字自然”。同时,深入剖析这场“协议革命”如何一步步重构技术、信任、组织、经济和社会系统,并通过真实案例直观展示“去中心化”和“代币化”加持下的“加密协议”的本质价值及其变革性力量。但是,“协议革命”能否取得胜利仍是个悬而未决的命题,我将客观阐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给出背后的原因以及一些可能的优化思路。

其次,从“信任经济”这一全新视角来简要梳理加密世界的关键领域发展,尝试构建起初步的加密协议信任经济评价思路与框架。安全、透明和去中心化是加密世界区别于传统世界的关键特点。然而,众多项目去中心化的面具之下仍运行着中心化的内核,这对参与者的利益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亟需构建一个较为综合全面的加密协议评价框架,以准确判断加密协议是否真的值得“被信任”或者在多大程度上 “Can't be evil” ,从而脱颖而出为 “DigiLaw” 。我将客观分析加密世界目前正面临的严重“信任危机”,一同筛选出“信任经济”的主要衡量维度与指标。从这些信任指标的视角,简要回顾加密世界的公链、DeFi、NFT 等关键赛道,介绍其加密协议的分类、发展历程等等。尝试利用这些信任指标来分析各赛道的加密协议特点,一步一步构建起加密协议的“信任经济”评价框架。

最后,探索 DigiLaw 的价值创造规律,理清其中的业务、增长、治理和激励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业务是确保 DigiLaw 不陷入“空气”的关键。项目方如不能基于“价值创造”这一核心目标来设计业务或功能,就很容易丧失 DigiLaw 的长期可持续性,甚至因现有代币经济的“放大效应”而加速死亡。通过设计原则和实际案例,逐步分析如何识别市场痛点并确定 DigiLaw 的核心目标,以及如何更好地构建和创新业务。增长是确保 DigiLaw 规模化采用的关键。我将剖析增长的逻辑和核心机制,包括社区驱动和启动策略。通过典型案例和设计实践,阐明增长机制如何实现项目冷启动和产生网络效应。治理是确保 DigiLaw 长期存续的关键。我将探讨治理的概念、社区和 DAO 的作用、决策流程、投票机制和治理激励模式等内容,并通过案例解析,探索如何使 DigiLaw 实现持续自我优化。业务、增长、治理构成了 DigiLaw 成长的内在逻辑,而激励是渗透到这三个层面、赋能生态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我们将深入探讨代币在 DigiLaw 激励中的特殊性、激励的基本原理、激励的不同类型、激励结构以及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来塑造参与者行为。此外,我将通过丰富的激励机制设计实例,向大家呈现激励设计在实际 DigiLaw 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从代币经济学到代币设计”


首先,理清“代币”与 “DigiLaw” 之间的关系,同时提供一个基础的代币经济模型供大家调试。第一部分中我们探索了 DigiLaw 价值创造的规律,然而单纯的价值创造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协议生态系统的长期繁荣,这还需要精巧的代币设计。通过代币,DigiLaw 所创造的价值得以在网络参与者中进行有效的分配和激励、从而实现价值的高效留存与转化,为协议生态系统的自我增长与进化提供持续的动力来源。然而精巧的代币设计并非易事,就拿其中切分出的最小领域“代币经济”来看,想要建立起平衡、强韧、可持续的代币经济机制就需要掌握博弈论、激励相容等复杂的跨学科知识。大家还可以通过实操这里提供的基础代币经济模型切身感受到,爆炸式的参数、深度交织的机制、错综复杂的关系、眼花缭乱的仪表盘,单靠读几篇市面上供需相关的文章根本无法驾驭该模型,更别提利用其设计出一个相对完善且稳健的代币机制了。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该模型来一步步重构对“代币设计”的认知。

其次,解构模型,尝试将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一套超越传统代币经济学的代币设计方法。传统的代币经济学可能因种种因素的限制,过于聚焦在某些短期问题上,同时还可能存在复杂化、不透明、忽视价值创造等问题。因此,本书尝试在吸收和借鉴各种已有的超越代币经济学的尝试的基础上,从 model 的视角出发,为代币设计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的、系统的和实践导向的思考及操作框架。

  • 我将代币设计拆分为目标与需求评估、利益相关者与激励机制、代币的供需及其平衡、代币流与价值流、代币的参数适应与结构创新等几大板块,同时将上述完整的代币经济模型拆分成对应的场景模型。例如,在“代币的供需及其平衡”场景下,我将全程借助模型,以可视化、交互式学习的方式,介绍代币供应与需求机制、供需动态分析等相关的理论知识;

  • 引入交易量、价格波动性、买卖压力等供需平衡量化指标;通过模型重现供需设计中的常见误区;结合案例研究,复现优秀的供需设计之所以成功的内在机理;

  • 最终总结出一套基于模型实现稳健的供需设计的具体实操指南。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探讨、模型演示和实际操作,参与者不仅能深理解构建代币经济模型的原理,还能一步步实现设计的迭代与优化,确保机制设计方案的相对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整合模型,从全局视角统筹优化代币设计,并通过实验探索代币发行后如何实现动态参数适应与结构创新。各细分场景模型达到相对稳健的平衡态,并不意味着整合后的完整模型达到了系统的最优解,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结合 DigiLaw 生态系统的目标,对代币设计进行统筹优化,平衡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兼顾增长与安全。系统视角不仅揭示了代币流、价值流在机制网络中的具体路径,还显示了哪些环节的供需压力需要调整,哪些机制是捕获价值、维持系统平衡的关键。这种高维的洞察使我们能够拥有对代币设计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知,从而优化出更为安全和高效的代币机制,使得系统的每一环节的效能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但是,代币设计绝非一劳永逸。市场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对代币的设计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环境的波动和社区需求的变迁。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模拟出不同市场波动下相对稳健的最优机制与参数组合,甚至可以尝试探索出一种动态的调校机制来实现代币机制的适应与创新。如此,我们不单单是构建出了一种动态的代币设计,而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能够自我调节、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雏形。

第三部分——“DigiLaw 工程”


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部分我们详细介绍了“代币”,然而 DigiLaw 生态系统中还有很多问题和挑战是超脱于代币的,如 AAVE 协议借贷业务中关键参数的调整、Uniswap V3 的集中流动性策略优化等等。正如 BlockScience 及其创造的 cadCAD 工具所强调的,这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对这样一个跨学科的、高度涌现的、“活”的复杂生态系统进行实践导向的设计与演进,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不仅仅局限于代币相关的命题,更包含了经济机制、治理机制等层面的高维复杂命题。因此在这里,我更愿意称之为 “DigiLaw 工程”——这一名称不仅延续了“代币工程”的精神,还拓展了其内涵,适用于设计和进化整个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的运作法则,而不仅仅局限于代币本身。这是“代币工程”的 2.0 版本,更是对整个 DigiLaw 生态系统内各种复杂命题的系统性回应。

首先,提出“全息计算”的理念并给出一套基于 “ABSE” 的 DigiLaw 生态系统全生命周期建模仿真方法。飞机、芯片等“死”系统可以解耦成一系列简化模型来针对性地解决特定问题。而 DigiLaw 生态系统这类“活”系统的子部分是相互纠缠、相互影响的,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自适应行为,这类复杂系统是“计算不可约”的,其未来状态的概率分布不可能靠一个简化的模型来推演,只能 1:1 复刻,通过一个强大的“一体化模型”在全局层面求解,本书将这种理念命名为“全息计算”。需要强调的是,未来永远无法预测,“全息计算”只能通过实时推演和压力测试,辅助我们了解很近一段时间内系统状态的概率分布以及极端情况下的系统表现,从而提前进行干预以控制风险。本书将以浅显的方式解释其中各种复杂概念,同时通过简单的案例展示如何基于 “ABSE” 对 DigiLaw 生态系统进行一体化建模仿真,还会给出这套方法的“价值图谱”和具体框架,并简要探讨其可行性及深远意义。

其次,探讨基于 AI-Agent 的 DigiLaw 生态系统机制仿真的全生命周期实践,包括“设计阶段”、“实现阶段”和“演进阶段”。在“设计阶段”,主要专注于链下建模,把初步设计设想转化为可运行的仿真模型。具体包括:概念设计、合约机制建模、AI-Agent 行为建模,快速验证想法和机制逻辑,同时评估激励机制,这个过程帮助提高了前期设计的效率。进入“实现阶段”,重点是链上建模,把具体设计通过模型可视化呈现。这包括了解链上建模的目标、方法,以及将 Agent 的行为写入智能合约并进行基于链的虚拟机建模。同时将全面展开各种场景实验,比如风险分析、压力测试,甚至是攻击测试等。这些都是为了在 DigiLaw 具体部署前,确保设计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到了“演进阶段”,重点是构建一个实时同步的“数字孪生系统”,将模型搭建在区块高度最新的分叉链上,同时输入环境和用户的实时数据进行链上同步模拟仿真。这类似于建立一个虚拟的平行宇宙,让我们能在各种情境尤其是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中推演设计和决策对 DigiLaw 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实现“演进”的 level1 层级中人工治理的最小化,还可以在 DigiLaw 中引入动态响应机制,将实时数据和仿真结果作为关键输入,实现 level2 层级中机制参数和结构的自调节。甚至未来可以将成熟的 AI 嵌入“数字孪生系统”,作为 DigiLaw 生态系统的大脑,实现 level3 层级高度智能的自适应,一步步对未来变化进行精准的前瞻性调控,从而确保 DigiLaw 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

最后,结合真实案例,展示 “Model is trust” 理念和去中心的 ABSE 方法如何使得加密世界更加安全、道德、trustless 。先从几个基本的机制建模开始,比如 DigiLaw 的代币发行机制、清算拍卖机制和游戏中经济系统的平衡机制,通过 AI-Agent 建模,在建模仿真平台中还原其相关逻辑,直观展示它们是如何运作的。接下来,分享几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模拟分析和参数优化等实验,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些 DigiLaw,还能学习如何有效地应用与验证它们。最后,详细阐述去中心的 ABSE 如何基于社区建立,以及一些核心流程如快速响应机制、测试优化机制等该如何具体部署。

上述工程方法与实践需要一个操作简便且功能强大的工具来实现。在本书中,我将展示如何在 HoloBit 平台上全生命周期实践。HoloBit 是首个“加密协议生态系统的设计与演进”的建模、仿真和优化的无代码可视化平台,其操作简便且功能强大,可以帮助团队和社区构建更好的 DigiLaw 生态系统,以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资本效率,实现用户和收入的增长。

最后:期待共鸣与碰撞

对于这本《协议革命与 DigiLaw 工程》的创作,我想采用加密领域“渐进式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完成,邀请大家共同践行一场 “Read-Write-Own” 的社会实验。这场实验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邀请几位早期参与者,成立一支由我带领的小团队,中心化地 “Write” 本书的 1.0 版本,逐篇发出,大家可以无门槛“Read”。

第二阶段,创建社区,去中心化的 “Write” 启动,大家可以直接对 1.0 版本未完成的部分进行撰写或对已完成部分进行迭代,内容是否达到标准将由专家团队决定,通过后你将获得本书 2.0 版本的链上共创积分。

第三阶段,成立 DAO,大家在 “Write” 的同时,可以借助代币来去中心化地 “Own” 共创内容的版权以及社区的治理权。最终本书将成为高度去中心化的、由大众迭代 X.0 版本的“公共物品”。


这场社会实验有两个愿景:

一是基于本书打造一个围绕 “DigiLaw 生态系统”的开放社区。社区将推崇深度思考、自由探索、开放交流的“理性&开源”精神,你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加密世界的发展、赛道的规律、趋势的演变等等,看见未来并持续塑造未来,不断扩大影响力以提升行业平均认知水平,促进行业的正向发展。在社区中:

旁观者和新手可以找到一个共同学习、交流、进步的圈子;

活跃参与者可以借助工具和社区的力量来发现更多的优质项目,理性交流 DigiLaw 机理,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创新建设者可以充分打磨塑造成功项目的“硬实力”,甚至找到资质优越的项目合伙人,成为并肩前行、改变世界的“战友”;

监管和政策制定者也可以深入探索成功项目的共性,和前沿的建设者交流碰撞,更好地把握行业的动向以及监管的边界和力度。

二是想通过这本书,验证在“渐进式去中心化”+ “Read-Write-Own” 这样的创作方法和协作方式下,能否借助去中心化的力量快速创作出有深度的内容集,自下而上地推动加密行业教育的发展。

加密世界是动态演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或结论。这本书是一场开放的邀请,邀请大家一同来探索和建设加密世界,发现其中的真正价值,建立起连接技术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共同为加密世界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个更加科学严谨的行动指南。


本书将以文章形式逐章发布。欲获取最新更新和新章节,请定期访问网站 https://digilaw.world。


免责声明:本文或本书的内容仅供参考,不应被视为从事任何投资活动的财务或投资建议。它不旨在作为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也不应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本文或本书中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出版商或任何附属实体的观点。这些意见可能会在不经通知的情况下发生变化,作者、出版商和分发者对使用本内容而产生的任何损失或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原文:Why Haven't We Settled on the Crypto Planet at Scale Yet?
封面:DigiLawLabs

TEDAO : 仅供学习研讨,转载 / 内容合作 / 寻求报道,请添加微信授权并注明出处。如有问题,欢迎交流与探讨。了解更多前沿信息,请关注 https://twitter.com/telabofficial。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