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23 年 8 月 31 日),ChatSpace 第 26 期
讨论的主题是 DAO,我们邀请了原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老师,SeeDAO 上海站长 Ashley,go2mars 的 Arrow 以及 hemaDAO 的河马参加交流。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看似已经凉凉的 DAO 的话题,居然热烈讨论了足足两个半小时,嘉宾们各抒己见,交流了各自在 DAO 领域的实践经验和观点,受益匪浅。
在讨论中,来自 SeeDAO 的 Ashley 提到了“涌现”两个字,使我茅塞顿开。这些天一直在思考的关于 DAO 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即:涌现。
今天写此短文,作为昨天《谈谈 DAO》一文的补充。
涌现是自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特质的一种现象。最典型的涌现是生命,生命是大自然发展中产生的涌现。
涌现产生的新特质是没有预期,没有计划的,完全因“缘”而生。
什么是缘? 缘就是连接。这种“缘”是 DAO 组织所独有的,不是通过合同、契约、命令、权力等将人捆绑在一起而产生的连接,而是因对共同价值观和规则的认同,对一件事情的共同兴趣而走到一起而产生的连接。这种连接的最大特点是公平,自由。
大自然里涌现现象非常多。几乎无智力的个体蚂蚁一旦形成群体,会涌现出智慧体级别的群体行为。群体能进行自觉有效的分工,完成诸如觅食、筑巢、繁殖、自卫等高等级行为。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组织智慧涌现。同样的,蜜蜂、大雁这些群体都能在没有被刻意组织的情况下,完成自组织的智慧涌现。
凯文凯利受蜜蜂的自组织行为启发,在《失控》一书中提出了“智慧不再被集中组织”的论断,事实上,过去三十年的很多科技领域的发展正在诠释着他的这个结论。
DAO 是一种自组织,在大多数成员遵守简单且共识的规则下,涌现是迟早的事。
所以,在 DAO 中,与其去刻意地计划、引导并追求一些似乎说得清道得明的目标,不如把重点放在人与人的连接上,做信息的连接器,人与人的连接器。连接越通畅越紧密,产生涌现的可能性越高。
一个不能自我进化的 DAO,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能长久,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如果 DAO 的功能仅限于聚一些人完成一些任务,投个票,做个表决的话,那也仅仅是个因事而聚的群体,事尽人散。这也是很多 DAO 不能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蚂蚁的群体智慧源于个体蚂蚁之间通过最简单的信息素的交流而产生,大雁的群体智慧源于个体大雁之间对于相对位置的正确感知而产生。曾经有人做过实验,当切断这些互相的沟通与感知,则会严重影响群体智慧的产生。
公元前六世纪,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思想的涌现期。在相隔几万里的东西方两大文明发源地上,不约而同的涌现出了老子、孔子、墨子、释迦摩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哲学家,这些人的思想影响至今。而那个时期,正是人类民主与自由思想的摇篮期,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辩论,百家争鸣,没有绝对的权威答案。
这种思想的涌现,在有严明的纪律和等级关系维系的金字塔组织架构中是难以产生的。但这正是 DAO 的优势:涌现的产生需要自由和信息的沟通。这也是 dao 和中心化组织的很重要的区别。
根据涌现带来的启发,我将 DAO 的进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完成任务而生,即:任务型 DAO。
第二阶段:为民主决策而生,即:决策型 DAO。
第三阶段:为创建一个、公平、自由的人与人的连接器而生,即:社交型 DAO。
第四阶段:涌现产生,DAO 开始进化,即:涌现型 DAO。涌现出的东西可能是新的项目,新的生态,新的服务,新的公司等等。涌现的特点决定了会产生什么东西是不确定的,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确定。
如果 DAO 只处于前两个阶段,很难产生涌现。充其量只是一个群策群力的组织。
因涌现而进化的 DAO 会产生螺旋上升的动力,因为且脱胎于母体,会具有母体的成长基因,即涌现出的新特质自身会开始一个新的四阶段发展模式,如下图:
以上是受昨天 ChatSpace 的启发,产生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不当之处,欢迎探讨。
这个想法将在 ferc20DAO 中进行实践,期待大家共同踊跃参与 ferc20 DAO 的共建,让我们共同推动这个想法的实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