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 Zuzalu 的环境和生活。Zuzalu 远离城市和惬意的海边环境解除了大城市高度秩序化带来的压迫感,为居民创造性的激发和各种随机活动的涌现创造了客观条件。
Zuzalu is a first-of-its-kind pop-up city community in Montenegro, from March 25 to May 25, 2023. There will be about 200 core residents, with healthy living, co-work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co-created events.
200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收到活动邀请的人,在 2023 年 3.25-5.25 一起居住在黑山 Lustica bay 的度假村(富人区),一起生活、学习、工作。期间各位居民来去自由,自由组织、参加各类活动。
尽管 Zuzalu 称自己是快闪乌托邦城市实验,但我更愿意称 Zuzalu 是一个没有制度规定、没有期末考核、拥有沙滩和海洋、组织架构十分松散的大学。在 Zuzalu 大学里,几个人可以居住在一间公寓里,同学们完全凭借自己兴趣参加活动和结交朋友。如果你够活跃勤奋,可以做到活动全勤,并且交出很多篇小作文。当然,如果你很佛系,也可以不参加任何活动、不结交新朋友。
Zuzalu 环境
1
Zuzalu 的注册地在 Chedi Hotel,位于 Lustica Bay 的五星级酒店,也是 Zuzalu 在 google map 上唯一能够搜到的信息。Lustica Bay 距离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大约 1 个半小时车程。
对于为什么在黑山,有幸当面问过 Vitalik。他解释说,他有一次到黑山,黑山当地政府表达了希望加强合作的意愿,并在后期实验开展期间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在 Lustica Bay 和黑山一些超市也是可以用 Crypto 支付的,但是需要收取 10% 的服务费。Chedi Hotel 负一层的 Ball Room 和 Board Room 是活动举办地,平时大家都在 Ball Room co-work。
图中白色圆球状的为 Dome,对面的建筑是 Lighthouse,是 Zuzalu 官方活动的举办地之二。Dome 晚上还会举办 DJ Party 和 KTV,V 神 也在 Dome 参加过中文 KTV 演唱,并且献唱了好几首中文歌。
Lustica Bay 的天气忽明忽暗,加上建筑物深入海洋,四周环海,导致在 Dome 和 Lighthouse 参加活动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少了一种在甲级写字楼参加讲座的压迫感,多了一种在自然里浸泡的放松感。
Amphitheatre,露天广场,定期会有表演和活动。半圆形的舞台对着的是阶梯,阶梯上放着懒人沙发,观众席地而坐。
早餐店 Kiki 旁边的岩洞,会有人进行攀岩。
Zuzalu 居民住在依山而建的红色公寓里,不同公寓的构造不尽相同。每间公寓配有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咖啡机、厨房和锅碗瓢盆等现代化住所必备的机器,居住条件不错。此外,公寓还有一个阳台,每间公寓阳台构造不同,或大或小,可以直接看到海,是个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Zuzalu 的公寓是整个城市试验非常重要的环节,一间公寓住有 2-6 人不等,而空间非常宽阔可以容纳 10-25 人不等,做饭非常方便,这就意味着几乎每间公寓都可以用作举办中小型聚会的场地。
更重要的是,公寓是公有的,且不存在豪宅和陋室的区别,居民们不会将这块地划作自己的私域,过多限制别人的进入,访客也不会感到过多的拘束。这打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结界,让居民有一颗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更愿意去交流和碰撞。
Zuzalu 公寓客观和主观上的便利,极大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激发了人们举办活动的热情。居民们几乎不锁门,一天串好几家门也是常有的事。从早上的 pancake,到下午的茶话会,再到晚上的 Party,活动此起彼伏地涌现着,居民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加着。活动中,人们放下(或部分放下)在原来生活中的担子,几乎不讨论工作,而是讨论兴趣或者交流观点想法。这种:
长时间
彼此身份差异被减弱
同一物理空间中的面对面
不带太多商业目的
占有彼此的时间和精力
所建立起的联结,可能会比参加峰会时快速 BD 建立的联结会深一些,也会有更多机会涌现出更新或者更深入的想法。如果是住在宾馆里,或者住在集体宿舍,没有这么悠闲的场地,至少于我而言,涌现的东西会失去很多。
我的公寓内部和阳台视野。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沿着海湾建有超市和餐厅,价格较贵,但味道很一般…一份意面大概 15-20 欧。在海湾旁停靠着很多游艇,平时可以租游艇出海,一船 10-20 个人,单人花费大约在 100 欧 -200 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运动场在距离公寓 10 分钟车程的地方,每周固定时间会有 shuttle bus 来往返接送 Zuzalu 居民往返运动场,一周一次。
图源: TG Group
主要的沙滩有 Rok Beach, Zen Beach, Marina Beach,在距离公寓十分钟步行路程内。这些沙滩主要用来举办大型聚会例如 Bonfire Party、艺术展,也会有小型日常活动例如 Cold Plunge。
Marina Beach
Rok Beach
平时 resident 和 visitor 都在 TG 的 social hub 里联系。TG social hub 有不同的 channel,对应不同的活动主题,官方的活动消息也会在 TG 的 official announcement 里发布。想要组织活动的同学可以创建 channel 或者在相应的 channel 发布活动信息。想参加活动的同学通常就在相应的活动下回复。
这一个小小的 TG Social Hub 串联起了 200 residents 和 500 visitors 的联系。虚拟世界的沟通,消除了现实世界身份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皮肤人群之间的交流,也消除了一些商业上的油腻氛围。尽管 Zuzalu 有很多大佬,但是大家都是以同种方式参加活动,没人有特权,也没人会因为 TA 在黑山以外的身份受到特殊对待(V 神除外)。
我在五月初抵达的 Zuzalu,此时 Zuzalu 已经形成了一些亚圈子和亚文化,所以对于一些活动或者 Zuzalu 文化表述得可能不太准确,还请大家见谅。
Zuzalu 生活
21
在这里我尝试着将 Zuzalu 的生活进行详细解构。Zuzalu 的官网上将 Zuzalu 的生活内容划分为 Learn、Be Healthy、Hack、Build Community 四大部分。
Explore building new cities and network states with the health of citizens as a core moral innovation. Join events on synthetic biology, ZKP, public goods, longevity, network states, and more. Think of it like a campus with a 10% course load, where you can walk around and have a fascinating conversation with anyone ——官网
Zuzalu 设定了合成生物、ZKP、AI X Crypto、公共物品、长寿、网络国家等,不同学习主题。很多知名的项目创始人或者核心人员也是 Zuzalu 的居民,例如 EF、Gitcoin、makerdao、starknet、worldcoin、scroll,他们会在现场就不同主题做 presentation 和办 workshop。
因为抵达 Zuzalu 时和 crypto 有关的话题只有 AI X Crypto,所以我参加的 lecture 和 fireside chat 比较少,参加的活动主要是和 AI X Crypto 有关。
Zuzalu Learning Schedule
AI
在我参加的有限的和 Learning 相关的活动中,有的讲者表达了对于 AI 的会终结人类的担忧,有的开发人员展示如何用 zkML 将 AI 和 Crypto 结合起来,有的讲者展示了如何将 AI 应用于 DAO 治理。
在意识形态上,大家对于 AI 的共识是 AI 最终会将完成现有大部分人类的工作,也就是替代大部分人类,至于是人类继续统治 AI,还是 AI 征服人类,大家都还是只有模糊的概念。
AI 到底有没有自我意识,讲者给的是目前短期不会有。就算以后产生了自我意识,人类也会觉察到。Zuzalu 居民中不乏 AI 项目的 founder,最著名的项目应该是 Worldcoin,但大多是基于现有的大模型开发的轻量级 Tool,例如法国小哥 Vicortor 开发的 https://www.polyfact.com/。
Crypto
Zuzalu 有非常多年轻的 Crypto Founders、EF 的 ZK 开发人员、大学区块链协会的成员(来自哈佛、CMU、宾大的那种)。
Founders 大多都是技术背景,开发的项目大多与 ZK 相关,这可能和 Learn 的主题 zkp 有关系。这些开发者不是刻板印象中的不喜欢社交、只闷在电脑前码代码的 Geek,他们也会在尽可能工作的基础上,参加 Zuzalu 的活动,与人建立联系。
看得出他们是内向的,不太喜欢很多人在一起,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训练的资源交换技能,也让他们可以去完成资源交换。这一点我觉得和国内的开发者很不一样。
国内开发者秉持的观念是“我在电脑前码代码就可以,不需要走出去多交流”,更多的是一种封闭的状态。二者没有优劣,只是作为旁观者感慨一下文化差异。
在我接触到的 founder 中,他们有一部分崇尚区块链倡导的主权个人和自由,偏好 ETH 的 L2 叙事,不太看好北美精英主导的 Aptos,希望区块链能够带来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也有一部分 founder 是因为看中的是项目的商业价值,对于以太坊、L2、Aptos 并没有太多的观点,只是将他们视作基础设施。
MakerDAO 使用 AI 进行 DAO 治理
有关公共物品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如何有效资助公共物品展开,即如何合理分配钱,如何让更多的、好的公共物品得到应有的资助。
公共物品这一主题的讨论主要在四月展开,但是我五月入住 Zuzalu
之后,讨论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火锅局(我组织的)。
三位小伙伴在饭后讨论二次方募资的利弊,即虽然放大了个人的影响力,可以有效地激发个人投票的积极性,但是弱化了大户的影响力,这容易造成女巫攻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最后决策的质量,毕竟大户决策质量的平均水平一般高于散户。
还讨论了 Gitcoin 现有运营模式的冗余,为了提高个人投票积极性,采用了二次方投票,又产生了女巫攻击,为了解决女巫攻击又将采取一些机制,这就导致非常高的管理运营成本,让 Gitcoin 的管理不是可持续的,每年的收入远低于运营支出。
一场辩论从晚上九点展开到凌晨一两点,这种讨论辩论的精神值得敬佩。恰恰也是 Zuzalu 提供了这样的辩论环境,让人们放下原来环境中的秩序感,将思想和观点摆在第一位置,正如 SeeDAO 创始人 Tanghan 在她的《Zuzalu:飞地文明与世界秩序》中提到的:
Zuzalu 的价值观对齐(Value-alignment)一旦变成主题性质的,最有可能形成的就是一张学术的网络。飞地将释放这些哲学家思考和辩论的潜能,让他们快速组合。
上文提到的火锅局
Zuzalu 居民对于 Network State 的讨论热度很高,讨论人如何从现有制度的压抑中解放出来,重构未来理想的世界秩序。
这个未来理性的世界秩序可能是从人本身出发,没有民族性,没有被强制赋予的身份性,也没有顶层对底层的剥削。Network State 的讨论者们希望在世界各地构建不同的“世外桃源”。
sdfd
说到 Zuzalu 的 Learn,就不得不提 V 神在这里传道授业了些什么。
V 神在不同学习主题都有发言,大多以讨论形式为主,很少给出立场性或者指示性的观点,仅在 EDCON 中发表的有关《以太坊的三次转变》中提到了未来的三个发展方向(可扩展、安全、隐私),有关内容被 V 神整理发表在个人网站上。
在 Zuzalu,不管是在发言还是活动安排中,可以感受到 V 神在有意弱化自己的创始人地位,将舞台聚光灯留给别人,自己只是起到引导和资助作用,引导人们(信徒)去讨论某些特定的话题,让更多新的、可能会引发变革的东西在无序之中涌现出来。
The Three Transitions
V 神在 Ballroom 参加 Panel
Living in a group with other health & longevity-minded folks to easily keep a healthy lifestyle by default, with healthy food available, accountability buddies for healthy habits, group workout classes, and biohacking trials / experimentation.——官网
Zuzalu 提倡健康生活,提倡吃素和吃鱼,举办或提供了瑜伽、跑步、巴西柔术、远足、cold plunge、禁食等日常活动或者课程,居民还可以参加血糖测试实验,通过在手臂植入芯片(可能是),在手机端持续监测自己的血糖值变化。
但就我自己而言,我从 Zuzalu 回来之后,生活习惯变差了,内脏脂肪增多了….以前我是三餐按时吃,荤素搭配,按时睡觉、起床,现在是经常跳过早餐或者晚餐、食物单一、睡眠碎片化、一天三杯咖啡起步…….也有可能是我之前的生活习惯太健康了~
血糖测试实验
We’re creating a meta-hackathon while at Zuzalu to test tools to help run Zuzalu. We’re building a strong organizational infrastructure that optimizes for community members to collaborate and self-organize around learning,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This means helping organize and participate in daily workshops on diverse topics, weekend conferences to spark creative thinking, daily workouts, healthy eating and community building.
Zuzalu 也会举办 Hackthon,鼓励大家在试验期间头脑风暴出新的点子,在 Zuzalu 快结束的时候进行评选,以下是进入 finalist 的项目。
ZuRep - A CRM based on peer-to-peer qualitative feedback synthesized in an LLM.
Nomad Meetup - Coordination app that allows members of Zuzalu to find each other across the world to work, live and travel together.
ZuPass Stamps - allows Zuzalu members to create interactive quests that are stamped to be memorialized in ZuPass.
Zuland - autonomous PCs tha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also decide what to do within Zuland.
MythWeaver - an immersive game that leverages blockchain and Al to learn the rich history of Ethereum.
¡Shorten! - quickly whip up a summary of videos.
Custom Constraint Systems - unify arithmetization schemes for ZKPs.
Longevity Genie - conversational Al bot designed to streamline interacting with health data via various health apps.
Zucash - experiment with alt currencies and adoption of community currencies.
Ulazuz Smart Treaties - fork of Zuzalu that leverages Smart Treaties to scaffold a network of multilateral alliances that can manage shared commitments and resources.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