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 如何推动加密资产安全更上一层楼|Foresight Talking「对话创始人」系列实录
2023-05-13 11:58
ForesightNews 独家
2023-05-13 11:58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zkLink 的主网 1.0 版本将在一个月内上线,用户可以交易现货资产;接下来两到三个月内,用户还将能够使用不同的链上资金来交易永续合约;Q4 下半段或明年 Q1,计划推出 NFT 交易产品。


主持人:Frank,Foresight News 研究员

主讲嘉宾:Vince Yang,zkLink 联合创始人 



「对话创始人」是 ForesightNews 推出的「创始人」系列 Forsight Talking AMA,各个项目的创始人会在直播间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开发经验、行业知识储备、融资历程、后续产品市场计划等等。如果你有感兴趣的项目 / 创始人,可以在我们官方 Twitter(@Foresight_News)下留言并 @项目方创始人,我们会筛选热度高的创始人并邀请到我们 Twitter Space 与大家亲密互动。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多链交易基础设施 zkLink 的联合创始人 Vince Yang,前不久 zkLink 也刚刚完成 1000 万美元融资,我们此次和 Vince Yang 一起了交流如何采用 ZK 技术来实现提高加密资产安全性的新方案。


Frank:首先请 Vince 给大家介绍下 zkLink,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目前在做怎样的事情,已经推出了哪些产品?


Vince Yang:我们正在 Build 的产品是市场上第一家多链 ZK Rollup 协议,主要是使用 ZK 技术建立一个多链统一的交易基础设施,目标是改善现有去中心化交易产品的各种痛点,打造和支持下一代去中心化交易所,包括订单簿交易所,包括同质化代币和非同质化代币(NFT)、NFT 交易市场等等。


Frank:zkLink 的定位是「基于零知识证明的多链交易基础设施」,那零知识证明技术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Vince Yang:zkLink 整个协议采用的是一个经典的 ZK Rollup 架构,在经典的 ZK Rollup 架构上我们做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不仅连接了以太坊,还连接了多个一层区块链和二层网络,包括以太坊的侧链,像我们大家所熟知的 BNB Chain、Avalanche、Polygon 等,以及现在非常热的以太坊扩容方案——ZK Rollup 通用型的扩容网络,包括大家熟知的 zkSync、Starknet、Scroll、Linea 等,以及 Polygon 的 ZK 扩容方案 Polygon zkEVM。


同时我们也正在接入一些非 EVM 的公链,像 Solana,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 95% 以上的开发工作,并且开源了 Solana 上首个 ZK 的验证合约,但是这个验证合约目前还没有跟我们的测试网打通,因为它只支持一种比较简单的算法,叫做 Groth16,这是一种比较轻量级的 ZK 验证算法,而且目前 Solana 的区块链主网还不支持更加复杂的 ZK 验证算法。


我们现在所采用的算法叫做 PlonK 算法,属于 zk-SNARK 范畴内,也即 zkLink 整个网络和协议与市面上大家熟悉的 ZK 通用扩容网络是相似的,但在架构上有很大区别,因为我们连接了多个一层和二层网络,有很多个资金的入口,并将统一状态机的状态发送到这些不同的区块链上进行同步和验证。


所以我们比其他一般的通用型扩容网络有更多的资金入口,也可以直接与这些生态不同区块链上的资产和流动性进行交互。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时,会发现在协议层上,他们可以直接交易不同生态中的资产,并使用一个钱包管理来自不同区块链的资产,这与目前的去中心化交易体验有很大区别,因为现在大多数 DEX 实际上只在一个链上有流动性池,即使像 Uniswap、SushiSwap 这样的 DEX 在很多链上都有部署,但实际上它们在以太坊和 BNB Chain 等其他网络上的部署不是打通的,而是相互独立的。


比如即使它们都有 USDT,但这两个 USDT 实际上不同,交易的时候不同网络的两个池子无法合并,同时在交易过程中,你需要使用不同的钱包来操作不同的网络,尤其是像 EVN 网络和非 EVM 网络这样的网络。对于 Solana,你必须先下载他们自己的钱包,未来 MOVE 生态可能会蓬勃发展,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地址系统和特定的钱包,对于用户来说,接触的区块链越多,需要下载和管理的钱包数量就越多,这是一个用户使用体验上的痛点,但我们想改善这个问题,让用户可以一键交易和管理多链资产,这将是用户体验上的重大进步。


第一个方面是 zkLink 将集成一种支持用户社交账户登录的智能合约钱包,也即账户抽象(AA)。这将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交易体验,类似于现在中心化平台上使用手机号、邮箱或社交账户登录进行交易的体验。


在协议层上,用户可以使用一个账号和地址管理多个不同区块链上的资产,无需管理私钥,因为不同的智能合约钱包底层方案不同,如果使用了 MPC 技术,用户的私钥可以进行分片管理,并且可以设置社交恢复规则,在此情况下用户的迁移成本和学习成本大大降低,进入门槛也降低了。


同时由于采用了 ZK 技术,所以安全性完全跟现在 Uniswap 等链上产品一致,因为 ZK 协议虽然创造了一个链下的交易执行环境,但共享的安全性仍然是链上的安全性,资金变更和交易执行的有效性是通过零知识证明的数学方式来保证的,也就是说所有资金的变更和交易执行都在链上达到最终性,并共享主链的共识安全。


如果你现在只接入以太坊这一条链,它跟以太坊本身一样安全,如果你接入以太坊的侧链,比如接入了 BNB Chain,那么它就会跟 BNB Chain 一样安全。


多条链的安全性在这里有些不同,但是为了保障安全性,我们采用了无信任的设计,在链下的交易执行环境中有 Sequencer、Prover 这些角色,这跟其他的扩容方案是一样的,但是在链外还有一个叫做见证者的第三方网络,比如做市商或大户,他们可以从不同的区块链浏览器上读取链下的数据,给链上传的零知识证明和这个状态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就可以保证多个链上的状态完全相同,并且它们所收到的信息也是一样的,这就完全消除了链下的执行者、Sequencer 等之间合谋以及链上传递虚假信息的风险。因为在以太坊上,你不能直接读取 BNB Chain 上面的存款信息,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确保网络里状态根与统一状态是一致的,确保合谋风险几乎为 0。


Frank:相比其它去中心化交易协议,zkLink 如何实现加密资产的多链交易,多链架构如何保证安全性?


Vince Yang: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点,首先从根本上讲是因为采用了零知识证明技术,这种加密密码学能够保障安全,在行业中们通常认为零知识证明技术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证明技术,无法被攻击者破解。


即使是运营者本身,也即链下 Sequencer 等角色也无法欺骗链上的验证合约,当在链下往链上传信息的同时,我需要生成一个证明,这个证明里包含一个 prove key,这两个 key 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你成功配对,那么你所声明的信息就是真实的,这个状态转换包括你的资金变化也是真实的。


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引入了多链架构,例如将 Rollup 验证合约同时部署到多个一层区块链和二层网络上,在这些网络上它都会同时接收来自链下统一状态树和交易信息,同时包括一个零知识证明的验证。


如果所有这些合约都能够完成这个证明,并且多链一致性检查通过,那么就可以完成整个验证过程。只要在链下执行和生成的结果返回到链上,结果是完全正确的,这个过程就是保证安全的,包括链下的提交数据的角色,他也不可能提交虚假数据或者伪造证明来欺骗面上验证合约,从而攻击合约。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只要验证通过,只要能够满足规范,就认为所提交的信息一定是正确的,从数学上保证了验证过程的安全性。


Frank:我们都知道 zkLink 刚刚完成了 Coinbase Ventures 等参投的 1000 万美元融资,那 zkLink 会在把资金投入到哪些方面?除了资金支持外,这些投资机构还会为 zkLink 提供哪些帮助呢?


Vince Yang:我们这一轮投资的主要以美国基金为主,其中包括字节跳动最大的股东之一 SIG,它投资了许多 Web2 项目。不过它们早在几年前就涉足 Web3 领域,并投资了许多基础设施和交易相关的项目。此外还有来自以色列的一支顶尖的交易团队「Efficient Frontier」,以及来自美国的一些小型交易团队等。


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主网的快速上线,并推进更多产品的开发和上线,以便更多的团队采用该协议,同时我们也考虑在合适的时间推出主网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做 TGE,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计划。


其中最大的开销应该是在开发本身,以及可能会支持一些早期采用者,特别是在早期的开发中,软件和硬件的消耗非常大,需要使用云资源。最近我们在进行的「Dunkirk」测试实际上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测试,因为我们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云计算资源来生成产品,以帮助用户恢复资金。


现在因为这个活动参与的人比较多,粗略估计已经有 6 万人到 7 万人参与了这个活动,因为 zkLink 已经接入了 7 条链,每个链上都有十几种不同的资产,每种资产恢复时需要生成一次零知识证明,而生成一次临时证明所消耗的计算资源是相当可观的。


如果要帮助所有用户恢复所有资金,就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这个测试要求我们增加很多算力,同时也需要采购大量硬件,包括 GPU,它是相当昂贵的。未来我们可能会采用一些新的硬件加速方案,例如基于 FPGA 或 AGIC 芯片的加速方案。我们会跟着市场的发展节奏,在适当的时候采购这些硬件加速方案,以保证我们网络的算力足够强大,可以支撑高性能的交易。


至于我们的投资人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帮助,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的主要投资人都来自北美地区,其中有一个来自欧洲的基金 Ascensive Assets,它是欧洲最大的几个加密货币基金之一。


这些不同地区的投资人将帮助我们在当地建立一个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向他们周围的人介绍我们的产品、协议和技术解决方案;其次他们还将帮助当地的用户更早地了解我们的协议以及我们的产品优势;此外投资人还会帮助我们介绍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例如智能合约钱包,以及基于我们协议所建立的一些具体产品,例如 NFT 交易市场和 DEX。


虽然我们知道加密社区是全球化的,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仍然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来自亚太地区的项目更容易在本地的关系网络中快速拓,如果我们拥有北美、欧洲、中东和印度等不同市场的本地合作伙伴,将有助于我们更早地触达当地社区和用户,让他们更早地了解我们的产品。此外,投资人还可能帮助我们进行用户教育,联系当地的媒体合作伙伴和交易所合作伙伴等。


Frank:之前的 Twitter Space 我们探讨了 zkLink 首个用户资金灾难逃离测试「Dunkirk」,Vince 能给大家再介绍下「Dunkirk」么,它针对怎样的用户群体,对加密行业有什么现实意义,最终的愿景又是什么?


Vince Yang:「Dunkirk」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测试,它是这个行业里发展到今天以来,第一个项目方主动退出并让用户提取所有存储在该协议中的资金,其次这是一个互动性强且有趣的测试,我们原计划于 5 月 11 日关闭测试网,从那时起,用户将无法使用 zkLink 上的应用程序,团队将保持静默。


也即在极端条件下,比如团队消失、协议关闭的情况下,以前存储在合约中的资金仍然可以被提取。通过这次测试,我们希望让用户亲身体验当他们的资金存储在一个协议中时,即使该团队消失,协议被关闭,他们仍然可以找回资金。


最近在 zkSync 生态中发生了一些安全事件,其中可能包含低级代码失误和恶意行为,如果一个项目在上线之前通过了这个测试,那么只要它没有更改代码,用户就不必担心会发生这种情况。此外这个「Dunkirk」演练是基于 ZK 技术特性,其他 ZK 项目方也可以做,通过完成这个测试,他们就可以确保协议的安全性已经做好了百分之百的准备,即使网络宕机或出现其他事件,用户的资金也是百分之百可被找回的。


对于用户而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测试让用户了解,即使在任何紧急情况下,用户也无法预测什么时候会发生灾难性的安全事件,因此,在选择项目和产品时,用户应该有意识地寻找那些可以百分百托管和百分百可找回资金的产品。即使是那些看起来理念很先进、很安全的项目,实际上在工程和实践方面未必已经做好了准备,只有经过检验,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百分百做好了准备。


因此,我们希望更多的项目能够加入到「Dunkirk」测试这个标准中来,即使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但是「Dunkirk」的理念应该被更多人认识和理解。只要整个行业一起努力推广类似于「Dunkirk」这样的安全测试和演练,那么整个加密产品尤其是交易型产品的去中心化程度将会变得更高,有关用户资金的这些产品也会变得更加安全,这将会是一个更高的自律和要求。如果大家能够一起采用这个标准,攻击事件将会变得更少,很难再出现很多的桥和 Rug Pull 项目,因为他们无法通过这个测试。


Frank:我们也看到 zkLink 相比原定计划提前 24 小时开启了「Dunkirk」测试,这是出于什么考量?


Vince Yang: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原本我们计划在今天中午关闭网络,但是在头脑风暴时突然想到了 FTX 事件。


当时 FTX 事件发生时,他们没有通知任何人,整个过程发展得非常快,没有预告,甚至在最后一刻,还有很多人相信他们不会倒闭。在加密世界里面,Surprise 是很多的,用户无法预测未来哪个平台会出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意外关闭来模拟真实情况下的意外和灾难,我们希望让这个测试让用户印象更深刻,希望大家能切身体会到在加密世界里面,不会有人提前通知你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它一定是突然发生的。


因此,我们需要随时做好准备,时刻关注风险管理和资金安全,并把它们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上,我们提前了 24 小时进行「Dunkirk」测试,也是考虑到这些因素。


Frank:当前是否有其它加密项目愿意加入「Dunkirk」计划,zkLink 接下来会如何推动「Dunkirk」在加密行业社区化?


Vince Yang:我们确实计划将「Dunkirk」测试做成一个系列,并且已经得到了一些项目的积极响应,一些钱包项目正在计划和测试当中,对这个想法和理念非常赞同和积极。


同时我们也会在未来进行更多的「Dunkirk」测试,包括重大升级和重要内容的添加,如果我有重大更新,例如在网络中添加其他区块链,我可能会考虑再次进行新的「Dunkirk」测试,让大家感受到即使改变了一些代码,添加了新的功能、新的资产和新的产品,依旧是安全的。


现在我们有现货交易,未来还将有衍生品交易,特别是对于衍生品,由于它们本身具有许多复杂的业务逻辑,例如平仓、清仓和强制平仓等操作,因此在遇到灾难事件时,资金退出的计算规则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测试和验证,尤其涉及到复杂的金融逻辑时,资金的处理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可能会推出新的测试,并在其他项目社区中使用。


现在,特别是在那些百分之百自托管、百分之百安全的项目中,应该都有足够的动机采纳「Dunkirk」测试标准。当然这些项目可能会在技术上有所调整,因为它们可能产品本身的特性有所不同,但「Dunkirk」强调的是灾难性撤退,即无论何时发生任何事件,您的资金都是百分之百安全并且可以被找回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也可以期待看到第二个「Dunkirk」测试。


Frank:zkLink 的后续规划和路线图是什么,有哪些正在重点推进的方向,有没有什么可以透露的下一阶段发展规划?


Vince Yang: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的目前的状况,我们已经在测试网上运行了超过 12 个月,我们最早的产品是一个多链的 Curve,例如您可以使用 BNB Chain 上的 USDT 购买以太坊上的 USDC,目前该产品仍处于测试阶段。我们正在推出的产品是订单簿交易所,它已经接入了 7 条链,现货交易已经测试了超过 10 个月,非常稳定且丝滑。


接下来一个季度,我们将推出衍生品交易所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来自 7 条不同链的资产作为保证金,在统一账户下开仓交易。例如用户有以太坊上的 ETH、UNI 等资产,或者在 BNB Chain 上有 BNB、CAKE 等资产,都可以充值到 zkLink 协议里面,用所有多链的资产作为保证金进行衍生品交易,这个功能对交易者非常友好,可以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在未来 1~2 个月内,我们将完成所有 ZK 通用二层网络生态的接入,目前已经接入了 zkSync、Scroll、Linea,正在开发和接入 Starknet、Polygon zkEVM,这些生态都有上百个或更多的项目,拥有自己的本地资产,我们希望可以聚合这些生态里的所有资产,使它们能够被打通到 zkLink 网络中,这些生态每个都会有大量的资金沉淀,聚合到一个地方,成为全网流动性最好的交易平台,因为交易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要提供高性能的交易和最好的流动性。


当打通所有大的生态时,用户会非常愿意到这里使用产品,因为在这里可以一站式地购买所有想要购买的资产,我们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跨链桥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难以使用和不够安全的产品。


当然跨链技术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涌现了许多新型的跨链技术,如基于 ZK 和 LayerZero 等技术,然而即使跨链交易本身是安全的,用户体验仍然不够友好。因为跨链交易需要在两个不同的链上都拥有 Gas Token,并且需要使用不同的钱包,同时还需要支付相对高昂的跨链交易费用,整个过程也可能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特别是对于活跃的链上用户来说,管理多个钱包会很麻烦,如果用户需要频繁地在多个链之间移动资金,损耗会非常大。


因此我们希望创建一个统一的交易层,将各个生态的资产聚合到一个地方,提供足够好的流动性,用户可以将大量资金放在这个层中,并在 DEX 中买卖他们想要的资产。


针对用户来说,他们更愿意使用一个钱包,并将他们的资金直接存放在一个地方,我们也可以支持用户获得一些收益,让他们的闲置资金得到利用,此外对于高度或者重度合约使用者来说,他们的多链组合资产可以作为保证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关注所有这些大的二层生态,后续包括会考虑扩展到 OP(Optimism 和 Arbitrum)甚至 MOVE 生态,只要这些生态是安全和蓬勃发展的,而且在接入的同时,我们也会扩展交易层所能支持的应用,从订单簿、NFT 交易所、复杂的结构化金融产品(期权)、LaunchPad、钱包等,都会一步步加上来。


我们预计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zkLink 的主网 1.0 版本将上线,用户就可以在上面交易现货资产;在两到三个月内,用户还将能够使用衍生品,使用不同的链上资金来交易永续合约;在接下来的 Q4 下半段或明年 Q1,我们计划推出 NFT 交易产品,这是我们的大致规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相关Wiki
ForesightNews 独家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