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俨然是网络世界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在 Web2 世界中中心化的身份体系正在促进其有条不紊的运行,虽然它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必不可少。而随着 Web3 世界的发展,我们发现其因缺乏身份基建设施以及区块链自身的加密原生特性,进一步造成用户身份画像缺失,板块与板块、赛道与赛道、应用与应用之间割裂且难以实现互操作。
DID 概念的出现(当然,它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了),正在以中间件的形式,为 Web3 世界构建构建身份画像层,我们有望基于 DID,进一步验证用户真实身份、精准定位真实贡献用户消除 spam、实现链上信誉体系、精准参与 DAO 治理以及支持 DeFi 等的 KYC 以及定制投资产品服务等。DID 正在推动 Web3 世界,不断的向新的叙事方向发展。
据美国的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Grand View 的一项新研究,到 2030 年,全球去中心化身份(DID)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020 亿美元,从 2022 年到 2030 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88.2%,可见 DID 赛道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板块,并有望为投资者带来诸多投资机会。
从行业的发展现状看,目前,DID 赛道的发展已经初具轮廓,并形成了身份认证与管理(BrightID、ENS、Spruce、Unipass、.bit 等)、身份应用(CyberConnect、Lens Protocol、POAP、Project Galaxy 等)、底层支撑与数据标示(Ceramic、Idena 等)等几个主要的细化板块,通常单一 DID 类项目生态专注于且定向某一领域,并企图发挥其自身的可组合性与其他设施相配合。
当然,除了上述我们所提到的项目外,Getaverse 是目前少有的,横跨了上述提到的三个细分板块,且能够面向多个行业角色的多层次 DID 生态,从产品设计到生态层次上,其都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与趋势性。此外,根据 Kucoin Labs 最新的官方消息我们可以看到,Getaverse 也是 目前 Kucoin Labs 推出的 Astro Selection 孵化计中的获得支持的项目之一,并能够同时得到其他的 3 个联合孵化器,包括 DoraHacks、Republic Crypto 和 Odaily 的支持,Getaverse 生态在 2023 年的市场发展有望得到极大的提升。
Getaverse 本身聚焦于具备发展潜力的 DID 赛道,生态囊括了多个 DID 细化板块,有望提供一个将个人数据、信息价值的货币化以及合约化途径,并进一步将他们的价值与 Web3 世界的发展多层次的链接起来,具体来看它的优势在于:
l Getaverse 构建了一个基于灵魂绑定代币(SBT)的统一的身份平台和网络,并设计了一个质押激励模型以绑定于数字身份,具备匿名性、自主性,创造了 Web3 信用系统的概念。
l 拥有用于连接 Web3 生态系统的开放式的 DID 身份和 API 接口,以基建设施的形式,将 Web3 应用生态相链接的潜质,实现并丰富用户和 Web3 应用之间的价值获取条件和方法,并成为可信流量入口。
l 基于用户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出发,通过 DID 信用系统,打通社交与 Web3 和元宇宙世界的高质量社交渠道,实现真正的 Web3 用户数据的价值确权。
l 具备可验证的索赔规范,允许数据消费者支付和使用用户数据,但不破坏用户隐私。
l 参与生态建设(比如成为可信验证人节点、策展人、DAO 投票者、数据贡献者等),具备丰富的生态激励措施,在增长、激励和协调多方利益方面更具优势。
此外,从长远看,DID 设施的使用离不开各个“组件”之间相互的组合与配合,而不同组件之间因系统差异可能难以发挥可互操作以及可组合性,Getaverse 的多层次化布局与设计,相对于单一 DID 基建生态也是一种优势。如果你看好 DID 赛道的发展,那么我们认为 Getaverse 是该板块值得关注的项目之一。
Getaverse 是基于多条公链进行开发部署的区块链信用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 DID(去中心化身份)和 Reputation System(声誉系统)体系,能够帮助用户建立具备高度可组合性的去中心化身份,通过该 DID 身份用户开始建立自己的信用系统,参与到平台生态应用、建设与治理中,并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持有资产、质押挖矿、投票治理等来提高自己的综合信誉等级。此外,Getaverse 也正在帮助 Web3 开发人员设计更好的产品,并为 Web3 项目开放 API 接口接入。
我们看到,Getaverse 强调数字内容产权并确保用户获得价值的 Decentralized Society - DeSo (去中心化社会),并打造基于 Web3 数字认证引擎协议的元宇宙生态服务平台。
Getaverse 生态 DID 要素包括:
Getaverse 的 SBT 体系包含链上身份标签 SBT 以及中心化身份标签 SBT,以将链上链下数据引入系统中。其中链上身份 SBT 将构建用户明确、细分的用户画像标识,可以通过检查地址之间相关性(如都拥有“Uni 少量持有者”标签、“Sushi 少量持有者”标签),对高度相关的地址投票权进行限制,拒绝女巫可能性。
中心化身份标签 SBT 则有望将 Web2 身份引入系统基于用户与项目的链上互动行为,以及一些证明(工作、活动、技能等)进行认证,这给用户带来荣誉感,并使项目获得更准确的用户画像。
基于 SBT 标签,将授予用户声誉标签,并代表用户对项目的贡献,Web3 项目则可以利用这些标签来分析和开发产品,并开展更有效的市场营销,如空投等。
Getaverse 允许 Web3 开发人员根据的链上行为或链下事件(如活动出席证明),从创建到分发规则等方面,定制事件凭证 NFT,并可用于一些权益类场景。
Getaverse DID 通过中心化身份标签 SBT 和链上身份标签 SBT、Getaverse 事件凭证,对用户链上以及链下数据进行整合创建,Getaverse ID 更像人类在 Web3 的新式的简历,能够成为联系链上行为和链下社会的桥梁。
该 DID 支持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密钥管理,并允许社区恢复,用户可以策划一组监护人,这些人可以是个人、机构或者其他团体,成功的恢复依赖于与大多数人的信任关系(类似于 Web2 应用找回密码方式相似。)。当然,SBT 恢复需要合格大多数(随机子集)授权。Getaverse DID 正在对加密原生存在的缺陷进行改善,对 Web3 特性的 DID 采用的可行性进行提升。
Getaverse DID 未来计划在平台上建立完善的社交设施,如讨论组、话题栏等。项目方可以利用该设施服务建立官方群聊,实时更新项目动态,通过发布话题引发用户讨论,进一步对流量共享并对热点追踪,能够服务于项目方、用户等多个角色。
Getaverse 基于Zero Knowledge Proof(零知识证明)来实现数据控制与个人隐私,Web3 开发者在获取用户数据授权时,不再需要掌握数据的全部信息,就能确认用户身份(可用不可见)。通过 Getaverse 数据控制系统,用户也可以按需,让 Web3 协议对各类链上链下数据和 Getaverse Score 声誉评分,进行访问和授权。
Getaverse 提供开放的 API 接口功能,使 Web3 各类创新应用可以通过接入 API,来与 Getaverse DID 相集成,以为自身生态获得 DID 支持。
目前,DID 赛道整体市场更加细化,目前市场主要包含身份层、应用层与凭证层,而不同项目则更倾向于向单一层次,且多面向 Web3 用户端,我们看到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应用的使用频次正在降低且整体发展乏力。
我们可以从目前几个主要的赛道应用包括身份层代表的 ENS、.bit,应用层代表的 Lens Protocol,以及凭证层代币的 Layer3、Galxe 的市场表现,进行竞品的对比。
身份层代表:ENS、.bit
从数据网站 Dune 所统计的 ENS 数据看,图表一、图表二以及图表三,分别反应了所有 ENS 注册域名数量,一年内的注册 ENS 数量按月进行统计分布;所有注册过 ENS 地址数量,一年内所有新注册地址数量按月统计分布;首次注册的地址数三个数据,我们看到均处于下降状态(而仅在其宣布发放激励前后一段时间,ENS 注册用户数暴涨)。此外,设置头像的用户数(图表四)仅占注册用户的 2% 左右,且 Avatar record set 和 Total Dweb(contenthash) set 更多的反应了真是用户的活跃度。
而.bit 与 ENS 整体的趋势大体相似,在 2022 年 10 月左右的域名生成高潮的原因在于,注册.bit 域名返还注册费用,但在进入到 12 月后,.bit 整体的用户注册增长率相当低。
这意味着,很多用户对短域名的使用并非刚需,其实际使用场景较少,且在其与区块链地址功能重合的情况下,是低频刚需以及使用频次。
目前主要的应用层应用代表:Lens Protocol
从 Lens Protocol 看,作为目前最知名的应用层 DID 项目之一,Lens Protocol 在早期市场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但用户量级优势并不明显)。而目前我们看到,其配置文件(注册账户)的用户,以及活跃用户(使用频次统计)的情况都不算好(市场的整体增长疲软),所以从 Lens Protocol 中我们不免发现,在早期看单纯面向用户端所取得的效果,其实并不好。
凭证层应用代表:Layer3、Galxe
Layer3、Galxe 是凭证层应用平台中的主要代表,基于这些平台项目方可以发行任务并为完成任务的用户提供奖励。从 Galxe 的日活数据看,在 2022 年的 4 月该平台的日活巅峰达到了 18000 人以上,但在 4 月以后随着市场的下行,用户的日活频次与交易频次(Clam 奖励)都在下降。
Layer3 与 Galxe 整体的市场定位相似,但在市场表现上与 Galxe 的整体差距较大,不过二者在整体的市场趋势上表现相似。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能够得出这类平台本身是具备高频应用基础与用户基础潜力的结论,尤其是 Galxe,他们虽然具备成为数据层、构建用户身份画像的潜力(为协议端提供更为广阔的服务),但实际上它们暂时还没有向这个方向发展,但这一定是该领域的一个新的趋势,并且从协议端与用户端共同出发,才更有望保持高频的活性。
实际上,从需求端看,我们认为 DID 板块当前并不是用户的直接需求(长远看可能是这样),而更多是应用场景项目方的需求,但从目前 DID 赛道整体的发展趋势看,更多的这类协议的目标人群是用户端而不是协议端。
加密市场的整体行情正在决定着用户的活跃度,并且在整体 DID 赛道发展早期,实际应用场景缺失的情况下,DID 应用本身的使用是低频的,而兼顾于协议端则有望产生频次更高的应用场景。
从 Getaverse 的系统元素看,它横跨了身份认证与管理、身份应用、底层支撑与数据标示以及应用层几个板块,用户不仅能够基于 Getaverse 获得 DID 身份,在链上发挥信用价值、数据价值,也能够获得权益激励(比如作为策展人、DAO 治理、节点验证者等)。
此外,Getaverse 也能够服务于协议端用户,比如为 Web3 开发者、Web3 应用以流量入口的形式,通过自身生态获得可信流量、用户数据 / 精准用户,以加速项目生态发展,并产生持续的高频场景应用。
Getaverse 生态中包含了几个重要的角色,且参与网络的建设做出贡献,有望获得优异的贡献回报,它们包括:
策展人(数据代理)需要通过 GETA 代币来购买数据集(链上、链下标签与事件凭证)的收入权(收入权价格遵循联合曲线),并为需求者们(API 用户)提供数据获得收入,该收入权可进行市场交易并具备差价。每个数据集将包括一个收入流,并将按比例分配给该数据集的策展人,早期参与系统的策展人所获取收入权的成本更低。该激励机制,将激励更多用户成为策展人以提供服务。
API 用户为系统中的数据需求者,比如 Web3 应用、开发者等,他们通常需求数据的方式比如付费查询数据集等,通过策展人提供服务,其不再需要下载和处理一个或多个公有链网络的完整账本。这意味着数据消费者获得数据的门槛更低,他们也将具备更高的活性,以促进系统中数据的流动性。
可信验证人节点是 Getaverse 的运行节点,是 Getaverse 及其生态系统的中枢,是负责维护 Getaverse 运行的终端。Getaverse 生态的所有数据都将由节点负责传输,存储,加密,保护,Getaverse 生态治理也将可由节点运营商提案、投票、表决治理。可信验证人节点向所有用户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节点的运营权,并获得可观的贡献收入。
治理者向节点质押 Token,质押后,可以对 Getaverse DAO 的治理提案进行投票,另一方面,质押后的 Token 还将赚取一部分通货膨胀奖励和费用。
对于链下标签和链下事件凭证进行上链,将由可信验证节点进行数据验证和存储数据。
重要角色可信验证人的节点运行机制
可信验证人节点是 Getaverse 的运行节点,是 Getaverse 及其生态系统的中枢,负责维护 Getaverse 运行的终端。Getaverse 生态的所有数据都将由节点负责传输,存储,加密,保护,Getaverse 生态治理也将可由节点运营商提案、投票、表决治理,总量仅 50000 个。
节点可以将可公开获得的标识符,与用户提交给他的声明中的标识符进行比较。在使用公链中提供的身份验证方法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之后,声明本身可以被可信任方(验证人)验证,最终给出通过验证或拒绝通过验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验证奖励(GETA 代币奖励)。据悉,总量 55% 的 GETA 代币(即 27.5 亿枚)将奖励给 Getaverse 节点运行商,且代币不做任何销毁,节点产量每年减半,产完为止。
验证机制的下放意味着生态权利的分散与下放,而网络中验证节点的数量越多,理论上网络的去中心化、安全性越高。
节点在运行时都会消耗网络资源,并且节点获得的资源支持将与其信用分有关。如果用户在 24 小时内没有按时支付节点费用,用户的节点产出将被暂停。在暂停期间,用户的信用将被用完。如果用户的节点费用超过 72 小时仍未支付,该节点将被下线。用户可以在节点账户中预先存储节点所需的网络费用,以便系统自动扣除。在 GETA 代币上线后,用户可以使用 GETA 代币购买节点且购买节点花费的 GETA 将全部进行销毁,不再流通。可信验证人节点,将是系统内 GETA 代币通缩的一个主要机制。
成为可信验证人节点除了能够获得系统代币收益外,也将具备白名单权益、邀请奖励、生态治理以及 DAO 红利等权益,比如根据他们作为节点运营商和普通社区成员的声誉得分,获得 NFT 掉落和代币奖励等。
从运营节点的条件来看,Getaverse 节点可在 Windows、Mac 和 Linux 上下载。该节点操作不像传统的加密货币挖掘那样资源密集,用户可以在家用计算机运行我们的节点软件,满足以下最低要求即可,包括:
4 GB 内存 2 个 CPU 核心 60 GB 磁盘空间 x86/x64 处理器稳定的互联网连接从成本门槛上看,Getaverse 节点全网总量共计 50000 个,前 5000 个节点价格 1200 USDT/ 个。之后每增加 1000 个节点价格在原价格基础上增加 200 USDT,即第 20000 个节点价格将是 4200 USDT。相对于一些目前主流的节点运行成本看,比如以太坊的 32ETH 成本门槛看,Getaverse 节点更亲民化,且收益有望更高(早期节点少、后期网络中验证需求高)。
目前,在 Getaverse 的激励节点测试网中,注册的可信验证人节点已经突破了 9700 人,参与测试网的有效节点数达 9600+,发放的 wGETA 代币奖励近 6300 万枚,wGETA 后期可按一定比例兑换为主网代币 GETA。 此外,Getaverse 官方举行节点守护者计划活动还在进行中,活动旨在进一步扩大 Getaverse 的去中心化和生态影响力。
目前,Getaverse 治理代币 GETA 目前没有登录任何交易平台(同时,融资状况未披露)。从进度上看,目前已经在推出了激励节点测试网后,于 3 月 22 日上线了 Getaverse DID 平台(部署在多个 EVM 网络中,如 ETH、BNB Chain、Polygon 等),用户注册进入 Getaverse 后,将获得一个 DID 身份,通过该 DID 身份用户开始建立自己的信用系统,并参与到平台生态应用、建设与治理中。
在 Getaverse DID 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持有资产、质押挖矿、投票治理等来提高自己的综合信誉等级。为了配合平台上线,Getaverse 还推出了伊利亚特活动,并进行了首次 SBT 的空投,用户在 Getaverse 官网即可参与。
用户在参与活动获得 SBT 的过程中,将更能体验到个人数字身份的同时,通过 SBT 的应用,还能够实现 Web3.0 复杂社交活动的管理和数据分析,最终实现由用户控制身份,确保数字内容产权并获得价值的 Decentralized Society - DeSo (去中心化社会)的目的。DID 平台上线 6 天, SBT Claim 数量就已经突破 20471,而 ID users 也突破了 7011 人次。
而根据 Kucoin Labs 此前官方消息我们可以看到,Getaverse 是 Kucoin Labs 推出的 Astro Selection 孵化计中的获得支持的项目之一,并能够同时得到其他的 3 个联合孵化器,包括 DoraHacks、Republic Crypto 和 Odaily 的支持。
同时,还有其他机构和平台作为合作伙伴提供资源,包括 Ava Labs, BENQI, Icetea Labs, Vertu, CDH Investment, IOBC Capital, Matrix Capital, Republic Capital, NGC Ventures, Lifeform, Coinweb, TRGC, Maven Capital, Kairon Labs 等。
据 KuCoinLabs 最新发布孵化周报: Getaverse 已参加 KuCoin Labs 领导组织 3 周的孵化课程,与 KuCoin Labs、BENQI、Maven Capital 等多位导师进行了深度探讨。Getaverse 也与 MetaFi 项目 Exverse 被评选为周最佳项目。
KuCoin Labs 表示:KuCoin Labs 从市场、团队背景、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对 Getaverse 的投资机会进行了评估。Getaverse 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整合链上和链下的数据,使用户能够以一个聚合的身份登录不同链上的协议。它对用户更加友好,还增加了一些社交元素,使用户体验更加有趣。
更重要的是,我们欣赏信用评估系统,它可以被认为是整个项目的旗舰部分。目前,大多数 DID 项目都集中在域名的叙述上,或者是钱包地址的一站式聚合器。虽然 Getaverse 也专注于创建一个聚合的身份,但它考虑了对 DeFi 活动相当重要的信用评估。
此外,正如我们在背景部分所讨论的,我们认为有必要整合 DeFi 和 Metaverse/ 游戏活动,Getaverse 的产品可以充当桥梁。我们对 Getaverse 的潜力持有积极看法,同时也确定了一些认为可以协助 Getaverse 取得更好成果的赛道领域。
通过参与 KuCoin Labs 运营的 “Astro Selection “孵化计划,Getaverse 已经从 KuCoin Labs 孵化计划的导师中那里获得了广泛的指导,包括技术、合作关系的发展、代币经济学等领域。该计划将帮助 Getaverse 在产品、营销、安全等诸多方面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出更多创新产品。
随着 Getaverse 激励节点测试网的上线,Getaverse 团队可以更加专注于开发信用体系产品,并与更多的 Web3 项目合作,加速 Getaverse 生态的发展。这意味着在 2023 年,Getaverse 在获得更多营销、媒体资源的支持下,获得更多的市场曝光。
此外,Getaverse 目前合作项目达 50 多家,涵盖 Web3 基础设施、DeFi、NFT、GameFi、SocialFi、Dao 等赛道项目,如.bit、Port3、Link3、Element、TwitterScan、ATTA、Dtools、NFTSTAR、Nawarat 和 Ave.ai 等。Getaverse 未来将邀请更多 Web3 项目入驻,让用户及用户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一个 Web3 可信流量平台,赋能项目全生态健康发展、应用落地。
代币分配
Getaverse 代币的总供应量限制为 50 亿,分配计划是为了激励受托验证人保持 Getaverse 的可访问性和可持续性。
GETA 分配情况如下:
种子轮:5%
机构轮:10%
IDO:1.5%
团队:10%
生态贡献者:10.5%
DAO 基金会:8%。
可信验证人节点:55%
目前代币未上线任何交易所,且处于早期市场,在这个网络中,可信验证人节点的激励是最占比最高(55%),其他具备集中持有风险的部分,锁仓在 6~10 个月,且线性释放周期为 24 个月到 36 个月,系统有望通过通胀来进一步缓解这几部分所带来的抛压。
代币 应用场景
1.质押和治理:GETA 用于 Getaverse DAO 的投票和治理。GETA 钉子户可以对与 Getaverse 生态有关的协议、方法学的变化、协议所收费用的分配等提出建议并进行投票。此外,Staker 将获得由 Getaverse DAO 基金支持的额外 3% 至 15% 的年利率。
2.策划数据集:每个数据集在 Getaverse 都会有一个收入流,策展人可以通过 GETA 购买和出售他们的数据集收入权。随着收益权的价格沿着联合曲线上升,策展人也可以选择将收益权卖回联合曲线,以换取 GETA。
3.支付数据消费者的索引费:旨在查询 / 索引 Getaverse 生态数据集的 dApp 开发者将需要向 GETA 支付费用。
4.提高信用分数,以帮助他们获得 dApp IDO、Airdrop 等的优先权和配额。
5.支付可信验证人节点费用。
6.GETA 代币上线后,可使用 GETA 购买节点,且这些购买节点的 GETA 代币将进行永久销毁,不再流通于市场。
从 Getaverse 整体的发展进展看,其整体的工作重心是以技术开发为主,在此基础上兼顾市场的推动。目前,Getaverse 已实现的开发事件包括:
Getaverse 数据网络 1.0 上线
链上标签 上线
链上事件凭证 上线
Discord Event 参与者凭据创建的 Discord Bot 上线
Telegram Event 参与者凭据创建的 Telegram Bot 上线
Twitter Event 参与者凭据创建的 Twitter Bot 上线
链下标签 上线
链下事件凭证 上线
DAO 治理启动
根据治理提案,集成更多的数据源
Getaverse 数据网络 2.0 上线
Getaverse 平台上线
钱包端口接入
数字身份系统上线 DID
创世节点部署
2023 年 Q1:
激活多功能的 API 接口
基于社区投票启动 Web3 应用程序
与 Metaverse 世界连接
2023 年 Q2:
提供一个开放的工作站点
提供定制的平台服务
开始运行官方节点,进行下一轮的定投
开始对外战略投资
建立 dNFT 格式的 DID Metaverse
开放 API 接口,允许所有 Metaverse 项目
访问 Getaverse 信用协议
2023 年 Q3:
开始 DID 身份的 dNFT 格式映射,以及累积信用协议
将开放一个外部可植入的接口 以允许所有 Web3 项目建立在 Getaverse 信用协议,以改善基于地址的用户分析系统
提供优质用户行为的分析
2023 年 Q4
加快推进基于 Getaverse 协议的区块链社交系统
完成数字用户的真实应用场景
实施 Getaverse DAO,为区块链社会建立一个强大的治理机构
从 Web3 基建看,无论是区块链还是跨链桥,都存在一个三角困境,而去中心化身份同样存在一个三角形难题:隐私、去中心化,抵抗 Sybil(女巫攻击),而多数项目项目仍需要在三者之间取二舍一(早期以单一加密地址做为用户身份,没有用户画像)。
而当人们试图解决 Sybil 抵抗的问题时(如 KYC),就会牺牲隐私为代价,并增加了对其他身份识别形式的依赖,而这些身份识别形式既不保护隐私也不去中心化。
我们看到,零知识证明技术(ZK)的发展为解决隐私保护提供了一条道路,ZK 允许用户只披露验证方需要的信息,同时链上信誉的发展会为为解决 Sybi 攻击提供解决方案。从目前的 DID 赛道看,应用 ZK 的项目并不多,同时做链上信誉板块的项目同样是凤毛麟角。
Getaverse 自身建立了基于 ZK 的数据控制系统,能够很好的在不披露信息的情况下授权数据,同时 Getaverse Score 为链上信誉的构建提供了基础,这意味着 Getaverse 通过多层次手段帮助不同的链上系统提供用户画像,或有望从另一个层面来尝试突破三角难题。
而从目前的 DID 赛道发展现状看,不同的区块链系统都有着自己的 DID 生态,它们之间难以实现互操作,这意味 DID 仍未解决本质问题 。Getaverse 有望通过多链建立生态,打破区块链原生的壁垒,充分发挥数据与信用价值。
虽然目前,以 ENS、MetaMask 为代表的 DID 生态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它们存在局限性以及安全性(尤其是 MetaMask),而以 Ceramic Network 为代表的数据层协作解决方案,在链上动态文件存储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构建 DID 生态上仍旧需要额外的支持。
这意味着,因体系不完善,至今尚未有 DID 体系积累起一定的网络效应。作为囊括应用、身份、凭证三层设施的 Getaverse ,虽然目前正处于早期且未得到市场的验证,但其是具备相当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