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Blur 解决 NFT 流动性世纪难题,NFTFi Summer 将至
2023-02-20 17:13
chengshutong
2023-02-20 17:13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Blur 存在短期风险收益比过高和长期叙事潜力巨大的博弈。


撰文:chengshutong


一、Blur 如何解决 NFT 世纪难题——流动性


过去一年不断有 NFT 借贷平台想解决市场最大的问题:流动性,例如 looks、x2y2 的交易挖矿方式、碎片化 AMM,有类似 Blur 通过距离成交价远近程度为标准划分奖励区间,集中流动性的思想,例如 Abacus 富有博弈机制。


巧合的是都没有做起来,三个方面原因:


① 最大的原因是熊市


Blur 赶上了好时候,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深熊,NFT 市场中很难有做市商贸然 Bid,因此预计其流动性和交易量在熊市也逃不过大幅缩水,但当前不能证伪。


② Blur 专攻买方市场,Blur 借鉴传统 DEX 订单溥的模式


类似于单币质押即可提供流动性,NFT 市场不同于 FT 市场,NFT 自带的属性决定交易量必然不能同 FT 媲美,低交易量意味着质押挖矿收益率上不去

采取传统的 FT 市场的双代币质押(xNFT+ETH 组 LP),NFT 中的双边质押或许还赶不上 ETH 在 DeFi 中单边质押收益率,会牺牲 ETH 潜在收益率,具有较高机会成本,Blur 提出的 Bid 出价、专攻单边买方提供流动性非常契合 NFT 市场,解决了收益率不足、无人提供流动性的尴尬局面。


③ 类 X2y2 提供流动性的方案,流动性做不起来


其一,主要是挖矿激励流动性提供者,防刷机制不完善,更多的是工作室刷量将成交额做上去,对矿币来说是一种有成本的产出,抛售收回成本在所难免在,代币没有实际赋能的情况下,旁氏不可持续、虚假交易量对流动性没有意义;


其二,流动性是潜在的成交而不是真实成交,背后应有潜在的资金沉淀,因此潜在买卖双方形成的资金池,其可视化才是流动性的来源,CEX 的订单溥、DEX 的 AMM 都是可视化,而在类 x2y2 平台流动性提供者只能闭着眼睛买卖,没有形成真实的资金池,真实流动性自然做不起来;其他原因就是① ②。


二、Blur 潜在空间,天花板打开的多样叙事


① NFTfi Summer 终于等到了流动性


有流动性 NFT 才能玩出花样,没有流动性都是伪命题,Blur 解决了行业可拓展边界的核心问题——流动性,基于此,借贷、衍生品、收益聚合器等都有施展空间,Blur 可视为 NFTfi 行业的先驱,带动整个板块形成较大的造富效应。


② 后续一连环的效应


1、Blur 后续发展会类似于 DeFi Summer、LSD,Blur 作为中游崛起逐渐带动上下游 NFTfi 的叙事;


2、市场普遍通过交易量、手续费收入等模式对 Blur 估值,这样算出来天花板最大也就是的 OS 的 130 亿估值,不过其叠加了聚合器 +NFTfi 龙头 + 借贷和 NFT 交易所一起做 + 行业重塑者的 Buff,实际估值应高过 OS,注重同 OS 的差异化竞争;


3、对 NFT 蓝筹是利好,类似 DeFi,流动性逐渐从优势到长尾资产扩散的可能性;


4、51% 代币分发社区主导型项目,利益角度后续也必然会走真实收益、收缩供应量路线、甚至是 veCRV 自产自销,远景的代币赋能无需担心,近期的需考量;


5、关于择时,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 Binance。


因此,优良的产品逻辑:成交速度、专业交易者看盘体验、非强制版税等,是作为 NFT 交易所的基础和立身之本,也是市场当前最关注的点,故市场预期挖掘极不充分,对标估值不仅是 OS。


③ 潜在的风险


1、NFT 市场相对 FT 市场,不可分割的属性决定交易量本身没有 FT 活跃,NFT 市场增量没有很大拓展的情况下,挖矿资金数量和 APR 大小本身是相斥的,故 Blur 也离不开“短期挖矿繁荣吸引投机用户、中期依靠市场和产品体验、长期注重用户体验形成流动性沉淀”的范式,盲盒间接延缓了用户对预期收益率的感知,有助于完成用户心智的教育过程;


2、当前市场市场持仓大部分来自空投和散户投机者,代币和产品之间没有很强的反身性,即通过某个环节赋能代币消耗,进而助推流动性和价格间的螺旋上升,因此在投机主导的市场下虽叙事天花板够高,缺少多方力量的博弈,当前每日释放 110w,后续代币经济的提案或是 Blur 的重要分水岭;


3、综上,Blur 存在短期风险收益比过高和长期叙事潜力巨大的博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chengshutong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