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投资人 Alex、PKU Blockchain 会长 OxAA、BuilderDao 联创陈剑分享他们在加密领域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于后浪的期待。
整理:Foresight News
10 月 26 日,由 Foresight Ventures 与 Foresight News 共同发起的「Foresight 2022:Foreword」在上海中心大厦 J 酒店开幕。本次活动邀请了数十位行业领袖、顶级 VC 投资人、艺术家以及行业新锐力量,围绕行业发展历程、投资、Web3、元宇宙以及 NFT 艺术等一系列热门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第一场圆桌讨论《OG VS 后浪》,嘉宾们与我们分享他们在 Crypto 领域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于后浪有着怎样的期待。
以下为文字稿整理:
主持人:
嘉宾:
今天第一个讨论话题比较轻松,叫「OG VS 后浪」先请各位嘉宾自我介绍一下。
Alex:大家好!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其实是临时来顶包的,我是在 2011 年的时候接触到比特币,本来是偏技术爱好者,那时候刚好无意中接触到了,在碰巧的时候遇到了比特币,觉得这不就是奥派经济学里说的货币吗,所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一头扎进来了。
OxAA:大家好!我是 OxAA,是北大区块链协会的会长,主要想让同学更多地进入 Web3,会做一些教程和公开课。最近要办的公开课叫「Web3 新人公开课」,请了北大区块链协会的同学,请了教授肖真老师,还请了慢雾的安全员。到时候会向公众开放。 我自己还做 Web3 技术的科普,谢谢!
陈剑:大家好!我来自 BuilderDao,我另外一个合伙人和两个研究员都在下面,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来沟通。BuilderDao 主要是青年打造的人才与项目的研究网络,有点抽象,但做的是课程、研报、活动以及项目。到现在,课程有 50 多个,研报有 50 多篇,包括大量的活动,以及我们自己内部和去外面做的孵化项目有 10 多个,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我们希望不仅连接国内,希望所有有话语权的人才和项目都能加入到我们的网络中来,为大家做赋能、做教育、做连接。 我个人也在 MakerDao 里做贡献。
Hippy(主持人):请问各位嘉宾,是什么时候进入到区块链行业的,以及你们一开始接触拥抱 Crypto 的契机是什么?
Alex:刚刚自我介绍的时候已经说了,我大概是在 2011 年下半年凑巧的机会接触到了比特币。再往后,我在 2011、2012 年的时候做技术类项目,2013 年的时候还没有行业,现在说的 ICO、IU、DAO 等所有概念都没有,那时候就是很纯粹的比特币、加密爱好者。
2013 年的时候成立了一家公司,那时候也没有做媒体,后来不小心把媒体也做起来了。2014 年的时候不幸在低谷期的时候解散了。我现在研究的方向是新的共识算法,新的公链项目,主要是投资一、二级市场。大概就是这样,谢谢!
OxAA:我很早听说过比特币,但是我一直觉得比特币是「传销骗局」,改变我的是 2017 年我大叔开始挖矿以太坊,我是我们家学历最高的人,他就问我以太坊是什么,能不能赚钱。我就跟他说,这不都是骗局吗?但我还是翻了以太坊的黄皮书以及官网,他们想打造世界去中心化的计算机,还有很多我不太懂的名词。但是过了几个月,我大叔跟我说他挖的以太坊已经赚钱了,我就开始更认真地看这个东西,买了一些以太坊,进入区块链行业。
陈剑:我最早接触比特币,知道比特币是在 2013 年刚进大学的时候,因为读的是软件工程,天然的会接触到加密领域的内容。那时候觉得不太靠谱,在 2017 年算是正式入圈,2017 年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整整三年的时间花在以太坊的联合扩容上,当时正好有课题度在做以太坊扩容相关的事情。不过那时候很天真,纯粹在象牙塔里做技术的研究,也没有参与到实际的经营过程上。
区块链行业分三个阶段,2013-2017、2017-2020,我在 Crypto 最火热的时候恰好在这个局里,但完全是两个平行世界的感觉,单纯做技术研究。和 OxAA 的感觉一样,觉得这个行业好像「乌烟瘴气」,当时觉得毕业之后这不是可以从事的行业,就走一条非常正规很传统的路,去公司工作。兜兜转转,三年之后我发现当时错了,当时没有看透,又回到了这个行业。所以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彻底 Allin,和几位之前的创业伙伴回到这个行业正式的做一些工作。
这是我个人的经历。也挺可惜的,本来在 2017 年的时候花了整整三年时间,但实际上处于脱离行业的状态。
Hippy(主持人):谢谢陈剑,我发现和在座各位嘉宾比,我还是入圈比较晚的,我是 2018 年初顶点入的圈,当时也是觉得区块链行业很像比较早期的华尔街。虽然当时在看的是泥沙之下鱼龙混杂的场景,但其实里面真正能收到行业的机会,以及这个行业的 Beta 是巨大的。
接下来进入到第二个问题,请问各位嘉宾,从刚入圈到现在你们错过了哪些机会?
Alex:时间上我比较久,已经算是「老韭菜」了,看着行业从无到有,2011、2012 年的时候挖比特币,大概在 30 块钱人民币左右波动,挖一个的电费也基本是 30 块,不赚钱,全都是爱好,那时候所有的矿工群全都是一群计算机爱好者、金融爱好者,纯粹纯粹的爱好,根本没有赚钱,所有的挖矿都是亏损。
如果要说机会的话,这个行业一直在创造奇迹,也在创造不错的机会,只要抓住一个或一两个就非常好了,如果错过一个机会就要拍的话,我的大腿已经拍断了,完全没有大腿了。
当时最早有一个项目是 BM 的 BTS,BM 当时在社区里是大神级的技术存在,他的故事是想做分布式的稳定货币,而且是基于算法的稳定币,这是所有虚拟机最早的项目雏形。但是,好的一点是什么呢?做世界计算机这件事情,在不可能三角里会产生很多问题,你达到分布式的话,你的计算效率一定会下降,或者效率提高,去中心化、去信任化无法提高。
数字货币是个市场,就像现在 USDT 的存在,是非常有前景的事情。同时,也不需要那么高的 TPS,是超级信任的机制,说白了就是和美元对抗。具备了技术可行性,又具备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在那时候,全世界大多数人(特别是华人)都参与了这个项目,不管是早期的挖矿,还是投资,还是去买,当然我们也一无反顾的冲进来了。今天专家巨蟹也来了,他是那时候中国支持力度最大的。
但是这个项目可能是时机不对,算法里也有缺陷,不太成功,但给很多新项目提供了启发。因为这个项目的失败,导致第二个项目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参加,就是以太坊,当时沈总带着 Vitalik 到我们这里,应该是到了中国很多地方给 Vitalik 游说推广这个项目,2014 年大部分人都没有参与,因为带着十几岁的小毛孩,但是他讲的故事过于感性,过于理想化。到现在为止,以太坊都没有成为世界计算机,只是恰巧因为智能合约的存在,成为了世界的金融计算机,但 TPS 还是不足。
所以,那时候大家都因为 BTS 错过了以太坊,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因为这些经过,我们不应该后悔,但应该因为技术调整投资、项目模型,不停的累积经验,完善投资模型,重新审视我们自己觉得不太行的一些技术、实现方法的时候,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去整合。谢谢大家!
OxAA:大家经常说后悔拍大腿,比如说我没有在 2011 年比特币几美元的时候全仓买,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后悔的,因为你当时回去,别人跟你说比特币二十年、十年以后会涨到几十万人民币一个,你也不会去买,所以这种东西后悔也没有什么用。
投资来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投资理念,如果你长期参与这个行业的话,我觉得还是会有收获颇丰的。投资方面没有什么后悔的。
技术方面,我感觉现在也是最适合大家学习的时候,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新的 Layer 2、零知识证明在不断冒出来,我觉得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了,所以也没什么后悔的。
陈剑:我真正入圈分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入圈比较晚,所以在项目上、投资上的后悔也没有遇到,毕竟不到一年的时间,能碰到的项目也是不多的。
在场应该有很多做技术的,我自己和很多做技术的朋友交流完之后,我会觉得很多时候很多结构性的机会恰恰是第一波技术人进去的,但恰恰第一波结构性机会都是做技术的人错过的。我个人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做技术层面的研究,但实际上却没有入圈,因为很多时候站在技术的视角、程序员的视角看新出现事物的时候,很容易一眼看到当前本质逻辑,任何一个新的技术事物在出现的时候,不管是从信任上、场景上一定是远远落后于现在成熟的技术。
当时我看了以后很天真,觉得这不过是超级分布式网络,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扩容的原因,觉得速度又慢,价格又高,觉得这个东西没什么用。但实际上如果站在技术的角度看事物,很容易忽略了背后演进的逻辑和过程,这也是我个人的教训。我错过了一次可以更早进入行业的机会,花了三年的时间却没有进入行业。
另外,也许当时没有看到真正商业上的前景,是从技术角度看的。这也是我们现在做连接的原因,希望以社区的形式连接更多的项目人才,大家在一起可以捕获更多的信息,我觉得这要比个人项目和组织会更有效率。这是我后悔的一些经验。
Hippy(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的分享,每个人说的都很有道理,从现在拿「后视镜」看之前发生的事情?但是你也不可能拿后视镜向前开车,应该继续往前看找寻行业之后怎么抓住的机会。
来到下一个话题,今年有很多 Web2 投资人、从业者想进入 Web3 圈子,从 2018 年开始就一直有人在讲「主流」,Crypto 行业到底离「主流」行业有多远呢?请问各位嘉宾,觉得目前 Crypto 的现状距离 Web2、Web3,以及距离「主流」世界有多远?
Alex:我觉得应该加一个前提,一是分领域,二是分地域。只是看 Crypto 金融上的属性,已经在很多地区就是主流,并且很多主流资金进入并不会是我已经进来了,你们赶紧来接盘,包括我们之前看到 Elon Musk 建厂。
在 Crypto 层面,已经早就进入了主流。但是在应用层面还需要整个行业或者全世界从业者继续加油,因为偏向 Crypto+ 互联网应用,或者 Crypto 加一些其他的产业应用,这一块儿正在发展。 从趋势来说,还是非常弱。
OxAA:我觉得现在快进入「主流」了,很多名人都持有 Crypto NFT 资产,很多基金也在积极布局 Web3,很多开发人员也在从 Web2 进入到 Web3。
可能国内因为政策原因大家不能敞开谈,所以大家觉得它没有很主流。但是在很多国家拥有 Crypto 的人口,在国家的比例里是很高的。比如说泰国、越南、非洲、尼日利亚、美国拥有 Crypto 的人口是很高的。
我自己主观认为,只要人口里有 1% 拥有 Crypto 的资产,那么 Crypto 就进入主流了。
陈剑:我们之前做了一次判断,描勾了一下有效用户,差不多在 50 万左右,和 OxAA 的估算差不多。
我也认为快到「主流」了,原因有两个。
但是真正的意义是能够把 Crypto 真正带向大众的视野。举一个非常粗糙的例子,在以前没有小图片的时候,Crypto 很难让别人感受到是什么。但是有了小图片以后,真正通过走路、跑步、阅读真正和大众普通生活方式结合的。我觉得这两步已经基本完成了大众视野的教育。
从「主流」来看,如果「主流」是让 Web3 像 Web2 一样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这非常远。虽然叫 Web3,大家认为它是下一代互联网,Web2 应该被它的一替换掉。但我觉得更多是一种平行关系,Web3 和 Web2 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行存在的关系。Web3 什么时候能全部把 Web2 改变,我觉得距离还非常非常遥远。从大众的视野教育来看,已经快了。至少像我老家的朋友,甚至我妈有时候都会问我 NFT 之类的,大众教育已经趋于这个趋势。
其次,还需要有更多应用层面的场景出现,毕竟协议、DeFi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理解门槛挺高,期待有更多的应用以及易于理解的场景可以出现,这也是 BuilderDao 不断做教育和科普的原因。
Hippy(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三位嘉宾每个人分享的观点都很有意思,我也非常赞同。放在前几年,像我跟大家吃饭或者跟校友介绍,我不太好意思说我是做什么的,因为大家不太理解做 Crypto 或者 Foresight Ventures 是什么东西,他们理解是类似金融产品的东西。但是从今年开始更多朋友进来之后,大众开始不断理解,甚至 Web3 成为像新能源、高新技术一样的投资方向。「主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Crypto 行业都在向「主流」进行靠拢。
同时,也不是要去抢别人的饭碗,或者和 Web2 竞争。陈剑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是互利共赢共生的关系。
请各位嘉宾分享一到两句关键词,对于自己 Crypto 或者经历进行总结。
Alex:如果一定要印象深刻,肯定是一两句话分享不完。给我带来印象最大的不是金融,而是「信任」一词本身是什么?
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改变最大的就是用技术的方式产生信任,这在以前人类社会上也出现过,但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以前的信任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可传递的信任幅度是非常有限的。人类发展到比较中心化的信任就是国家主权,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货币系统是用国家主权来做背书的。到 Crypto 层面,再有一些特殊的场景,为什么最早对 BitShare 项目认可度这么高?因为它也在尝试做纯靠算法、纯靠加密密码学创建的信任机制。
我们一直在考虑哪些场景是最需要信任的,在这些场景上最容易被行业应用到。在很多场景下不太需要 Crypto、加密算法、Web3,在一些特别垂直需要用到信任的场景,可能中心化、半中心化是最好的。
效率和信任要并存,可能要拆解出来哪些地方到底需不需要。Crypto 领域非常多,但传统领域也非常多,比如说像行业联盟,以及现在比较关注的存储类,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的数据在 Web1.0 和 Web2.0 时代有个东西是退步的,说白了,以前网页所有的数据大家都是没有版权,没有收费的。到 APP 时代,所有的数据越来越孤岛化,在这个领域就非常适合把数据打通,用区块链的信任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用零知识证明解决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不信任,或者公司与个人的不信任,同时让数据发挥第二次计算作用,包括人工智能领域也非常需要用到,在不泄露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也能做很多计算。
这些领域是未来能够依托信任首先出圈的应用。谢谢大家!
OxAA:对我影响大的关键词有三个。
第一,Musk。2021 年初的时候 Musk 宣布公司特斯拉开始持有比特币,Musk 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做的企业也都非常成功,当他宣布他的企业开始购买持有 Crypto 的时候,我觉得是非常出圈的事件。那个时候我把我剩下的所有钱都投多 Crypto 领域了。
第二,PeopleDAO。在去年 11 月底的时候,那个时候美国有一批人决定以 DAO 的形式募捐,要拍卖行买美国宪法的稀有印本,是当时唯一可以私有持有的印本。当时想法非常疯狂,但在 Web3 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认可,有非常多的人给他捐赠,我也是非常早期的捐赠者,也是国内的传播者。虽然之后他失败了,解散了,但是 People 代币还一直保留,算是 DAO 的启蒙事件。之后大家看到 DAO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事情。
第三,WTF。就是我现在在做的 WTF 学院,我之前主要是做交易,现在我觉得在这个领域获得的比较多,希望反馈这个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做极简开源的教程。目前教程在 Github 上是获得 start 最高的开源教程,目前有 3000-4000 的开发者用我们的教程来入门 Web3。
谢谢!
陈剑:对我们整个团队经历经过比较大的第一个关键词是 Mirror,是一个写文章的平台。
在我们刚开始接触区块链的时候,会觉得这个行业变化非常快,每天看 Foresight ,有很多看不懂的词,看不懂的协议。得到了 Mirror,当时给了 Token,看了一下 Token 在那个时候一套 2 万块钱,一个 Token 可以卖 50 万,22-27 个以太坊,实际上卖不出去。
那个时候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两个点,一个是在日志的认可上已经进入到圈子里。二是这次空投让我们感受到 Web3 的建设,以及所谓称它为财富大分配的魅力所在,给我们相对比较震撼的感觉。
第二是连接,连接是我们团队不断在做的,希望能连接更多的项目人才。现在社群有 5000 多人左右,里面产生了很多大量不错的 idea,会给是技术上,投资上,人才上的扶持,做一些现在看起来很小的小工具,以及还有很多外面的项目找到我们做连接。
一开始,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 KOL 的定位,一方面我们自己还没有能达到影响别人成为 KOL 的状态。另一方面,希望成为行业里的界定,做数据的处理,以及把它再广播出去,这样促进行业的人才和项目在信息上的流通效率,很有价值。
就这两个关键词。
Hippy(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每个人都讲了自己在 Crypto 行业里的信仰词,比如说信任、Musk、People、Mirror,都是对大家在这个行业里影响非常大又非常笃信的东西。
刚好聊到下一个话题,如果你给现在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一句什么样的建议或者忠告呢?
Alex:不算是忠告,应该是建议,以个人自己的精力。这个行业最早期 2013、2012 年的时候已经看到很多技术概念、行业概念,但是那时候做失败了。2017 年的时候行业概念又换了一个名字,又做失败了。这个事情导致我们对还没有完成有作用的新技术产生一种审美疲劳,2020 年的时候又不太愿意关注。比如说现在看到的 DeFi,无非就是以前的项目原型。在没有完成之前,我们应该保持对所有新技术以及没有完成老技术的持续关注,不应该关注行情的情绪,情绪上来关注,情绪下去不关注。保持平常心,保持你认为靠谱的技术和赛道,一直保持对他的关注和新鲜感,一直参与下去。
谢谢!
OxAA:第一个建议,大家多去参加各种 DAO,现在很多兴趣小组也叫 DAO,大家多去加这些 Discord、微信群,看哪个兴趣小组 DAO 的风格跟你比较契合,你可以在里面学习贡献。
第二个建议,保管好自己的资产安全,区块链是一个「黑暗森林」,跟传统的密码、账户体系不太一样,所以有非常多的新人是满怀着热血进入这个行业,可能持续了几个月发现自己的资产被盗了,所以这点要注意。
主要就是学习跟保持自己的资产安全。
陈剑:我这边的第一个关键词也是一样的,持续学习,现在市场对于初入圈的人来说是特别好的时间,如果现在是非常火热的市场,那你根本来不及或者没有那么多精力看底层逻辑提升自己的认知,我觉得这个时候是非常好的冷静期,不建议 Allin,但如果你想接触市场的话,现在是非常好的时候,通过看文章以及参与实际的 DAO 组织。
第二个关键词,要亲自下场,「下场」指的是可以自我选择,比如说拿 5000 块钱出来,尝试做 Token 和 NFT 的交易,还有一点非常适合和感受市场温度的,看起来比较 low,就是真正走一遍薅羊毛的过程,实际上走这个温度可以非常好的感受到市场的氛围和温度,是非常好的实操方式。
大概这两点。
Hippy(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每位嘉宾都提到一个关键词——学习,这个行业新手来说是只要你有学习能力就能持续做好的事情。
对于 OG 来说,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思维定势,就像 Alex 刚刚提的,我看到之前的项目,再看下一个就觉得这跟之前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创新。但其实你静下心来慢慢学习研究,会发现这些项目是有创新的,你才会在学习中得到思考。现在的市场虽然不是熊市,但如果你在熊市不学习,到牛市来的时候并不知道市场往哪里走,也不知道牛市是否真的来了。学习对于每一个新入行以及已经在行业里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谢谢大家! 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